年年中秋月,月饼又上市。近年月饼明显变化,瘦身已成趋势,玲珑成为常态。月饼销售千万大户广州酒家,“玲珑化”趋势明显:今年八个小饼一盒,合适食用。
各家酒店亦思变革,应对多年城市人群“高糖高脂不健康”食品诟病,月饼革新,见出成果。
除广州酒家、香港冰皮、花园酒店等走中高档传统路线外,芝麻薄饼、法式月饼现身。前者脆口但嫌简单,后者以巧克力为馅,试图中西合璧。
印象中,更有“新闻卖点”的是疫情前——广州宴江南酒家推出“榨菜鲜肉苏式月饼”,饼内一团猪肉馅,馅含榨菜丁,让人莞尔一笑。
月饼突围已为难题:走得太远,不足中秋情;固守传统,又不合现代都市人饮食要求。
真是左右为难,进退失据呵!
我每年照例隆重打开漂亮礼盒,精心挑选,各取一样,虽小,依然刀切四半,小块入口,贵在品味。
自知被“养生”拖累,一哆嗦,心中抱歉,愧对制饼人赠饼友。赶紧道一声:朋友,中秋快乐!
印象中几年前的广东金九大饼,最为豪放岭南风。
吴川乃粤西名县,蕴含先秦百越古风,陶艺等民俗与珠三角乃至茂名高州均有差异,隐约可见古代遗韵,印象深刻。
因此得知金九大饼产地吴川,即刻联想百越鲸面纹身散发之粗犷豪发,南蛮之地自有一份慑人气场呵。
成长于物质贫困年代,童年记忆中月饼极少,中秋节赏月乃小资情调,不如端午节竹叶裹粽子携带乡村田园风气。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月饼渐渐大卖。内地多苏式月饼;广式嫌甜腻,非熟普佐配,小口慢食,方出滋味;
吾尤喜广东五仁火腿月饼,但年岁渐长,亦觉味重;唯滇式新潮鲜花月饼自带时尚,其中重瓣玫瑰月饼清新可口,无需浓茶也可畅食。
最温馨属台山友人林英自家月饼,年年馈赠。
广东台山,既是华侨之乡,亦是传统生活方式留存之地。最传统月饼为证:油纸包装,林英老店。
尤喜冬蓉,即冬瓜糖为馅:甜蜜中犹存冬瓜质感,齿舌间细细品味;丝丝香甜,瞬间回到童年。
今年馈赠陈皮冬蓉月饼。陈皮,又称广东陈皮,亦食亦药,十足岭南风味。“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冬蓉微甜,陈皮异香隐约其间,更见特色。致谢台山友人。
小林漫画进了今年月饼礼品盒,文化加持愈发彰显。
“故乡月明,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李琰教授赠予——他的家族企业与广州老品牌莲香楼联手打造的月饼。
企业落在河南——从事麦丽素、金丝猴奶糖等高端食品制作;月饼共有8个不同的味道,其中有两个味道的配料还获得了国家食品金奖认证,食材优质,喜而点赞。
最新潮是今年的“剧本月饼”。
一个快递纸箱,不大不小,拆开就是大盒双层,厚实大度。层层包裹,最终打开,四个月饼,莲香楼名品,又称“剧本饼”。
风马牛不相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月饼与剧本如何连结亲近?打开另一层才发现十几个剧本,有类似-扑克牌玩艺,按图索骥,一场游戏。
无耐心细品,连月饼也陪上文化?内卷呵!挺累,吃月饼还烧脑?大观园赏菊吟诗,调调已变,情何以堪?中秋节,问问月亮吧。
年轻朋友告知:哦!原来是剧本杀月饼。她建议我约00后,边赏月边游戏一把。
羊城月饼,最优雅属容月。
端午时友人容太快递一袋粽子,嘱我品尝点评。“陈皮素豆沙容月粽子”,高雅清新,一阵清风拂面。
包装讲究为其一。其二,粽子个头适中,合乎当下讲求养生——中高端消费者的心理。其三,亦是容太粽最大亮点:粽馅口味独树一帜。
妙在此馅:比一般红豆沙细腻,同时佐配远年陈皮,与精选糯米、柴火素豆沙为伍。细细品味,红豆豆香与陈皮异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可谓亮点。
从粤菜界大佬谭国辉先生口中得知:容太是广州西关世家,名伶后人。广州西关曾经引领近代中国时尚。
我想,羊城家风,文脉相承,其传统意蕴也在手工食品中有所呈现吧?
近日又得馈赠容月月饼,冰袋随盒,嘱咐保鲜。一如端午粽子,依然优秀品质。
包装高雅,繁花似锦,却绝不俗套,是文人画的底子,却舍去清雅往绚烂去找节日感觉。大筒小筒,省去大包装繁琐,小巧玲珑,让人怜惜。
小心翼翼地打开容月月饼,因为食过容太的容月粽子,知晓是精致的手工出品。
广式月饼名品有五仁月饼,容月化繁为简,只取其一:榄仁。有何讲究?请教出品人容太。她发美食家小宽文为我释疑:
——传统的广式五仁月饼,里面必定有橄榄仁、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芝麻仁五种坚果,而橄榄仁,又是其中最美味和珍稀的一味食材。
——洁白如和田玉般温润的榄仁,取自西山乌榄核,肉厚皮薄,油脂恰到好处,有着一股迷人的松香,也是古今食家盖章的榄仁之王。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对榄仁有记载:“青榄核内仁干小,惟乌榄仁最肥大,有文层叠如海螵蛸,而味甘美。”
——广东电视台《老广的味道》节目中——坚持用手工来获取榄仁的年轻人说:100 斤乌榄核也就只能出 8 斤榄仁,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出仁率。
可见其珍贵。今食容月榄仁皇月饼,其最大好处:榄仁淡淡的香,豆沙含蓄的甜,不甜不腻,节制简约。
与外包装看似审美方向不同,其实异曲同工之妙,你若细心品味,不难体会出品人之用心良苦。
可谓不动声色,深水潜流,把食材文章做足;不求奢华,不讲闻达,只求恰当好处,自成一家。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诗仙李白大笔一挥,写出了豁达情怀。
移民落户羊城,转眼就是整二十年。中秋还是中秋,月饼还是月饼,但给予我的心情却已然不同:沉静、明朗、愉悦,中年前后的迷茫与挣扎渐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融入广州的踏实与家园感。
一轮明月,穿过云层,照亮一连串中秋美好记忆,伴随我的岭南生活。
月饼千百滋味,丝丝缕缕,清澈通透;一念之间,落在心头。
2022-9 广州中秋节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