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磊 实习生 刘琪
个人简介
钟蕴华
副编审,新世纪出版社岭南文化少儿读物工作室负责人,秉持打造“粤文化IP”理念,多角度策划岭南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选题,责编的图书先后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广东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国版协少工委“年度桂冠童书”等荣誉。
【走进工作室】
“蹲下去”做有意思的童书
钟蕴华的工作室很温馨。白墙上挂着带有岭南风味的文创产品,书架上错落着读物与各色纪念品。最吸睛的是那面照片墙,大多是她与女儿游走广州的合影,西关大屋、趟栊门、麻石街、沙面……映入眼帘,照片中两人笑靥如花。
多年来,她的日常生活与编辑工作早已融为一体,尤其是与孩子的交流,给了她诸多童书策划的灵感:“在我们出版社,一本少儿读物是否符合标准的首要条件,就是你是否愿意给自己的孩子看,这是一个非常直观又发自内心的标准。”
钟蕴华一直持“做有市场效益的主题出版图书”理念,把有意义的选题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内容做得有市场,打破主题出版只能靠资金扶持的惯性思维。
秉持该理念,她先后策划了《童说岭南》《绘声绘色看方言》等系列图书,前者年年重印,发行量近10万册,已成为广东省少儿类岭南文化读物的品牌,图书版权输出至台湾地区(繁体中文版)和印度尼西亚(印尼语),销至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国。
“童书的编辑一定要走到孩子中去,要蹲下去,把童书做得有意思,让青少年喜欢看、愿意听。”钟蕴华强调,“蹲下去”的同时,还要能“站起来”,童书编辑不可低估儿童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要策划有意义的选题,引领小读者向更高、更深、更远的层面探索。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童书出版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从静态的纸质出版物迈向立体的音视频融合出版物,“图书+”边界不断拓宽,编辑的角色也随之转变。
“今天的出版人不仅是专家、杂家,还是社会活动家。”钟蕴华笑称,很多人都以为编辑无时无刻不在看稿子,但作为童书编辑的她,每周大概只有两天是在看稿子,将更多时间用于选题策划沟通和图书IP全媒体运营上。
编辑图书时,钟蕴华一直思考如何以图书为中心,运用共赢思维、产品思维、网络思维等打造IP产品。由钟蕴华策划的《童说岭南》系列120个故事都配了音频,供读者通过微信扫一扫免费收听,引领有声阅读新模式。
深耕岭南文化主题出版图书
打开纳满书的柜子,钟蕴华如数家珍:《童说岭南》与《粤韵古诗词》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系列,最畅销的《粤韵唐诗》读本,重印了五次……
为了校准图书中的音标,办公桌上还备着一本《普通话广州话用法对比词典》,另一头放着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与《典故说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加对岭南文化的认识,让自己更专业”。
作为广府人,钟蕴华对岭南文化可谓一往情深。多年来,她持续深耕岭南文化主题出版图书,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童说岭南》为代表的民间故事版块;以“粤韵”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诗词版块;以《绘声绘色看方言》为代表的岭南童谣版块,以及语文课本剧双语阅读版块(普通话和方言)。
其中《绘声绘色看方言》系列图书以广府话、潮州话、客家话正音唱诵岭南人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180首岭南方言童谣,并辅以名家的语义解析、方言转译和丹青鉴赏,图文并茂,老少咸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钟蕴华表示,粤语童谣作为岭南地区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青少年了解岭南的历史发展,增强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以非遗项目“粤语讲古”为主题的《童说岭南》系列图书对岭南文化的传播从“纸上”走进校园、走进生活。钟蕴华还邀请非遗传承人彭嘉志等专家到学校,进行“粤语讲古”的公益课程分享。
活动颇见成效,彭嘉志收了多名非遗小传承人作为徒弟,有的学校还开设特色班、组织学生参加 “粤语讲古”大赛,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为学生进行定期培训,向非遗产业输送人才,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
深耕岭南文化的系列图书,还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服务。《粤韵唐诗》《粤韵宋词》《绘声绘色看方言》都在中国香港推出繁体中文版,并且都加上了粤语拼音。
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亦表示,少儿出版意义重大。未来,广东出版将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作者优势,出版更多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好书,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访谈】
童书编辑必须做到“页问”
羊城晚报:大家都说童书出版需要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您看来,童书的责编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钟蕴华:首先是心态上,要知道童书出版“唔系小儿科”(不是小事情)。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童书应该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呈现完整准确的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是编辑审稿时必须做到“页问”。正因为童书出版的标准尺度比成人阅读的图书要求更加严格,所以我们对内容导向更要做到严格把关,“页页都要问”,一词一句一段一篇,图文对照,必须严谨细致,确保童书的内容质量和小读者的阅读安全。
羊城晚报:在童书编辑中,您是如何实践“做有市场效益的主题出版图书”这一理念的?
钟蕴华:以前,图书编辑口中的主题出版,大多指社会价值很高但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选题。但那时候,我总问自己:我能不能打破这种惯性思维?把主题出版这种有意义的选题做得接地气,让市场接受?最后我选择了岭南文化这个突破口。
以《绘声绘色看方言》这个系列为例。这套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我收到由专家收集的资料时,心想如果只把这些珍贵的方言童谣结集出版,虽然是完成了任务,但孩子们愿意看吗?
后来我们决定在每一首童谣后增加“转译图”和“粤读分析”,讲解童谣背后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还请来学生录制音频,让这套书成为可听、可看、可用的方言童谣“宝典”。
创新发展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羊城晚报:看您责编的童书,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味十足,为何会选择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切入童书的策划编辑?
钟蕴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跑教育线、少先队线,当时就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之大。当了编辑后,我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市面上比较难找到专门给青少年阅读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读物,我能不能填补这个缺口?二是,我怎样才能把这类读物做到大众化?
于是我一边摸索一边做,通过录制阅读有声音频和视频、举办“悦读经典 童说岭南”——粤语讲古非遗文化活动、“有声粤读越精彩”——粤韵古诗词分享会等一系列有趣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吸引大湾区的学生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播下岭南文化的种子。
我也希望用岭南文化味十足的童书唤起粤港澳大湾区读者共同的文化记忆。出版岭南文化系列童书,既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更是我们广东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新媒体时代童书出版该如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钟蕴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括线上与线下的复合式融合。在5G时代,我们尽量通过IP孵化运营出版新形态,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所以从2016年便开始在纸质图书上增加音频,引领有声阅读新模式。
这几年,我不仅录制5分钟左右的“小课堂”,讲解歇后语背后的岭南文化故事;也运用岭南画派的插图制作小动画,作为图书的宣传;还请来音乐人陈辉权老师在《粤韵唐诗》和《粤语宋词》粤语正音朗诵古诗词的基础上,为唐诗宋词谱曲,将之变成“可以唱”的古诗词。
在出版形式上也锐意创新,力求“破圈”。我曾尝试拿“图书+月饼”“图书+柴火粽”与商业机构洽谈合作,跨界设计定制版“图书+”礼品书,逐渐探索出一些让传统文化图书走得更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