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员 花宣 冯理聪
祠堂承载着祭祖孝亲、思想启蒙、道德教化、家风家教、团结族人等职能,是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的重要精神圣地。
近年来,伴随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广州市花都区推出一大批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旅游项目,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那么花都区是如何激活祠堂魅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近日,记者走进花都祠堂,探寻花都激发祠堂魅力的经验做法。
灵活祠堂保护 守护精神文化家园
祠堂作为一种乡土建筑的艺术瑰宝、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族世家的特有礼仪和文化内涵,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祠堂文化资源,对于打造农村精神文化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花都区在册的坛庙祠堂有306座,其中区级保护单位279座,市级保护单位13座,省级保护单位 13座。为实现对祠堂建筑的有效保护,花都区组建文物保护监督队伍,制定文物监管机制,不定时走访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一经发现盗窃、盗掘、非法经营、走私、破坏文物等紧急情况,及时报执法部门开展相关查处工作。对因重点工程需异地迁移重建的祠堂,组织专人密切跟踪,确保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复建。
从2008年开始,花都区将文物维护专项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通过有计划、按步骤地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实现了古村落文物完好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在乡贤宗亲的捐助支持和村民踊跃参与下,一大批名祠、古祠获得修缮重建,完善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精神文化家园。
截至目前,在各祠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或演出500余场次,惠及群众超过20万人次,对当地村民的道德教化、礼仪培养、家风家教、文化熏陶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盘活祠堂资源 引领精神文明创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花都区注重在祠堂的开发、利用和活化上下功夫,引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因地制宜建成村史馆、农耕馆、家训馆、好人馆、娱乐室、道德讲堂、农村图书室,打造成集宣讲理论、传承道德、传播文化、解读政策、学习科学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其作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树立文明新风。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厨余垃圾不出村”的“锦山模式”“竹洞模式”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与村民委员会依据村规民约完善举措,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问题,妥善化解乡村邻里纠纷,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梯面镇红山村、炭步镇步云村、花山镇小㘵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创建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11个、市级文明示范村34个,区级以上文明村创建率达94.1%。
用活革命旧址 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花都是一片红色的革命热土,是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革命运动发轫地之一。在不少祠堂的背后,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
近年来,花都区认真落实《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不断推动红色地标亮起来、红色故事活起来、红色基因强起来,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花都区制定印发《关于加强花都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一址一策”对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分步骤实施抢救修复、重点修葺、整理开发,共梳理出革命斗争遗址28处,其中利用祠堂开展革命斗争的遗址就有10处。
花都区不仅让红色地标活起来,还让红色地标亮起来。记者了解到,花都区利用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红四师成立大会遗址花山镇花城村福荫祠,打造了花县农运史迹展、工农红军第四师历史陈列展等一批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精品展陈展示,使红色资源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与此同时,花都区不断提升红色史迹保护、展览展陈和讲解宣传水平,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激活祠堂魅力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目前,花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有20多个,其中被纳入省级以上的传统古村落名单的有11个,塱头村和洛场村还入选广州乡村旅游示范点。
炭步镇有塱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村等古村落,是花都现存古村落最为集中的镇,其中塱头村2012年入选广东省最美古村落30强,2013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古村落,2014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炭步镇也被列为广东省古村落文化保护基地。古村落中祠堂旧居林立,习俗活动丰盛,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