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端州古城墙一片金黄,瞬间幻影呈现。
编者按
日前,著名学者江冰教授访问肇庆,行走端州,宋城、端砚、七星湖、小吃、以及端州之厚重历史,令走遍岭南四方的江冰教授印象深刻,令他对广东文艺创作“本土化表达”思考更为深入。他说:“我心底突发一个愿望:走近古城,探其究竟。风流云散,薪尽火传。金黄色的古城墙下,幻影如云,丝丝缕缕,直入吾之心间。”这种感受,处处体现本文书写中。
文/江冰
初入肇庆,发现三点突出:一是完整宋朝古城墙。,彰显古城独特风采;二是地形山势风水极佳,面临西江,背靠星湖。西江源流千里,是仅次于黄河长江的中国第三大河流,肇庆地界西江一段又是两广咽喉,地位重要。星湖面积超过杭州西湖,且有鼎湖山七星岩名山名景相伴;三是历史名人成行:尤其是前有宋徽宗赐名,后有南明王朝小皇帝在此立朝17年。皇帝乃真龙天子,可谓与龙相关的宝地。可以写进中国历史的还有传奇人物一般的包公,戏曲舞台上的光彩熠熠清官形象,老百姓心目中大英雄。另一位是意大利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利玛窦。他的入华行动,第一个落脚点就在肇庆。还有一个自带仙气的亮点,城里城外六祖惠能的遗迹与传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多么令人神往的佛界禅宗。所有这些均使得肇庆成为一座可以并值得“啃老”的城市,尽管“啃老”这个词是内地媒体安在“90后”头上一个贬义词。
我访问意大利罗马时听到导游一句话印象深刻:罗马人都是“啃老一族”。在罗马古城,政府要想拆一座房子、砍一棵树、移一尊雕塑,全体市民都会反对,因为老祖宗留下的这笔历史遗产,让后代受益终身。整个罗马只要旅游业,只要有游客访问,他们就有好日子过。所以,罗马可以啃老,值得啃老。因此,这样一个词用在肇庆,我以为也是合适的。古城墙等历史遗迹,再加上历史名人,以及风水上佳的原生态青山绿水,均为旅游与养老两大事业留下极大空间。旅游业不必多言,养老业则有待认识——专家预测,再过15到20年,中国内地的养老业将成为超过目前房产业最赚钱行业之一。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白发浪潮,方兴未艾。由此来看,肇庆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历史遗产,是一个值得怀旧怀古的地方,其招牌“中国砚都”之端砚亦是怀旧怀古好题材,所有这些都为肇庆旅游事业,养老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肇庆人要感谢他们的端州先人,为古城留存了这样一笔丰厚历史遗产,而这些又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天生具备的,令人羡慕不已啊。
因此,我要说:古端州府,倚山傍水风景独好。肇庆,一座可以“啃老”的城市。
肇庆古城墙:岭南城防典范。肇庆位于流贯广东广西的西江之畔,两广交通要道,素为岭南军事重镇。古城墙始建于宋,其后多次修缮,民国1913至1915年拆除防卫装置,但为抗洪墙基保留,是国内为数不多,广东仅存的宋代砖城墙。“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回望历史,愈发显示古城墙文化的重要意义,实在是一笔宝贵财富呵。
肇庆为古端州府,前有宋徽宗封地,中有包公“不携一砚归”之清廉,后有南明皇帝小王朝十七年;明清两广总督驻扎,抗战军事重镇厮杀;历史人物浮沉,刀光剑影闪烁。其地势雄浑:面临西江,背倚星湖。左手七星岩,右手鼎湖山。特产裹蒸粽等多为农副产品,好在有个端砚,却并非挣大钱产业,故经济广东倒数几位。好在千年古城,底蕴深厚,城墙依旧,青山巍峨。祈愿风水流转,重现盛世——古城保护修复工程开启,风水轮已然推动。
一方端砚溢满山水灵气。羚羊峡,紫云谷,端溪出口,连接西江,内有老坑等三大名坑,开采砚石之处。端砚即为端溪水千万年冲击而成,此石含云母较高,石质细腻润滑,发墨好,墨色千年虫不蛀。已成端州特产之冠,誉为砚都。对面鸡笼顶,千米端州最高峰。屈大均曾步行过此,两岸木棉,峡间猿声,风景甚好。上世纪80年代以前,肇庆人去广州,傍晚上船,黎明到大沙头码头。
(羚羊峡之端溪)
广东肇庆美誉“中国砚都”。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出自西江边四大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宋坑,分绿端、白端两大类,同一山头不同坑口,品质不同。可谓西江之畔,端溪之水,山水灵气孕育,天工造化神奇。一方之石,乾坤博大,学问讲究,灿若银河。
(西江羚羊峡)
白石村为端砚发源地。广府人,李罗程蔡梁林郭杨,多姓村,李为大姓,八成人都是家庭作坊,买石料加工,因材构思创意,客户登门观摩,挑中单品出售,所以前店后坊,自由市场。村中阿标,祖辈家传,他自黑为“雕民”。家族曾有作品选为国礼,赠送金日成。手艺习得全靠从小浸染熏陶,主要学习传统技术。文化源自传统诗词及画谱,兼取现代设计营养。此行业为不可再生原石工艺,物稀为贵,愈久愈珍贵。白石村保存一方碑文,类似上方宝剑,乃两广总督张之洞所下政府条令,以贡品为名,协调官民关系,允许当地开采。
(制砚师傅阿标)
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端砚乃四大名砚之首。石材有蕉叶白,鱼脑冻,金线,银线,冰纹,石眼、眼睛等诸多讲究,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陈罗郭蔡,为端州制砚四大家族,传承几代手艺。黎铿大师费十年手工完成“九龙戏宝砚”,为镇馆之宝。
当下多用电动刻刀,但不敌手工刚柔相济,栩栩如生。我细细想来:电动尽管省力快捷,但刀力固定不变,不若手劲连心,艺术雕刻全凭民间雕刻师傅揣摩意境,情感注入。而情感个人不同,依势随时瞬间变化,所有非行货之个性化作品,必须手工潜心创作而成。况且,端砚雕刻,因石材顺势而下,其品相全在如何彰显石材天然优点上见出高下。
端州美食呼应着广府。西江河虾,过水即食,河鲜珍品。野生三鯬鱼,西江特有,生于咸淡水交接处,春天逆流而上,西江繁衍,挂西江河鲜头牌,此鱼珍罕,肇庆一段西江已绝迹。君达菜,饥饿时代喂猪,现成佳肴。野生西江鲈鱼,头尾煲豆腐,中段蒸食,豆腐汤乳白醇厚,鲜美甚至超过蒸鱼。
藕尖炒肚片,藕最细部分,佐以洋葱与茭头,似以白醋浸泡,微酸中凸显藕之清甜。菠萝紫姜炒肉片,岭南特色浓郁,菠萝异香靠紫姜平衡,与猪肚荤香搭配。此二菜品,口感清脆,香味个性,食之难忘。芋头白实汤,据说白实乃端州特有,食效类似芡实,清凉祛湿,口感细腻润滑。椰肉乌鸡汤,据称乌鸡与猪肉切块煲汤,肉香溢出后投入椰子内核切条再煲,其香清甜,粤菜汤品上乘。
又见竹篙粉,两年前初见封开,亦为古端州特色米粉。先涂食油于粗壮竹篙之上,将蒸熟粉皮搭上冷却,再切块装盘淋汁配料上桌。妙在竹篙,既原生态可观,又有竹子清香。口感软糯润滑,佐料配合味道更佳。
牛尾活泼,肉皮弹牙,胶原蛋白香味,嚼劲十足口感。黑豆豆香则若另一根青藤,紧紧缠绕牛尾肉香,交汇融合成一片软糯温柔,直抵广府菜之味道境界。而牛尾妙处与牛蹄猪手相似,既有嚼劲肉皮,更有依附骨上瘦肉,皮肉佐配,与舌齿之间,另有一番风味。什么风味呢?食客不妨从咀嚼与汁味两方面深入体会,腾云驾雾,至鲜至美,酣畅淋漓。
肇庆乃古端州传统,主流酒楼广府菜为主角,所谓广佛肇是也。不过,各家创新,又有新品。可谓各路神仙,各有各的高招。只有大的广府,没有固定框框。至于西江河鲜,星湖莲藕,就地取材,就看各家大厨尽情发挥了。
肇庆历史名人,少不了一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天竺僧人”身份进入肇庆,建仙花寺,利内心应为“迁华寺”。除允其从澳门入境的地方官王泮外,当地人认定其为番鬼,舆论拒之,并称与利住处相邻的崇禧塔为番塔。利六年后被驱逐至韶关,开始蓄发与文人交往。入京后一直无法晋见万历皇帝,苦闷之极,沦为皇家修表匠,专为皇室贵族修西洋钟表。
据说汤显祖过端州曾会见利玛窦,可惜史料上有所争议。汤有诗文提及端州见僧,虽未注明乃洋和尚打扮的利玛窦。肇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钟道宇正着手创作利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听闻肇庆市也将组团访问意大利利玛窦故乡,延续中西文化交流。遥想当年,这位终身不婚男人,不为财产,不计名誉,只身入华,虽屡屡碰壁,却义无反顾。无论如何评价这位传教士的中国生涯,其意志之坚韧,信仰之力量,吾心底敬佩。
(利玛窦塑像)
肇庆端州府“五教”并存,儒道释伊斯兰教天主教。宗教值得铭记事至少有三:利玛窦——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第一人,其功绩已超越宗教促成中西文化交流;始建于宋古端州名刹梅庵,相传六祖慧能晚年路过,插梅为记。古端州城外,四会怀集十万大山,更有惠能和尚多处神迹,六祖传奇流荡于山川溪流之上;南明小王朝从皇帝妃子到太子,几乎洗礼信主,与多国耶稣会来往密切,如此信仰巨变,内因处因,值得细究。
(肇庆清真寺)
端州民间传说,包公从不收礼,告别端州舟行西江,突发风浪,包公命随从检查行李,内有百姓悄悄塞入端砚一方,当即掷入江中,瞬间风平浪静,而此砚沉入江底化为一片沙洲,千年传颂包公清廉事迹。
(包公井)
包公,包青天,国人清官榜样,与岳飞、文天祥为宋三大名臣。包公在端州三年,赢得百姓美誉。其中两件事史料记载最多,一是城中掘七口井,一改吃西江污水旧习。从“饮水不忘掘井人”古语可见掘井乃大事一桩。去年在江苏泰州见“中国水井博物馆”,各朝水井制式不同,大开眼界。泰州所以被称为“井都”,全在近海,需深井掘淡水饮用。二是端砚“只征贡数”,防止贪吏随意征收敛财私用。可见宋时端砚已然珍贵。
(端州宋城“朝天门”)
夕阳西下,端州古城墙一片金黄,瞬间幻影呈现,所有历史人物奔涌而至,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我心底突发一个愿望:走近古城,探其究竟。风流云散,薪尽火传。金黄色的古城墙下,幻影如云,丝丝缕缕,直入吾之心间······
2018-3-22 端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