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治家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治家
家喻户晓的“白蕉海鲈”已被做成多款预制菜
“为什么选择在斗门打造预制菜?”“预制菜产业园的通用厂房应该有何标准?”6月10日,在珠海市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通用厂房设计标准研讨会上,省市农业部门专家、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为斗门预制菜行业乘势而起出谋划策。记者从会上获悉,该区正在全力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2030年预制菜产业目标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全力打造预制菜“灯塔”园区
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乡村旅游、都市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今年以来,珠海斗门加快切入预制菜产业赛道,成功获批省级预制菜产业园,产业园将成为斗门构建百亿级水产品“标准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斗门区去年农业总产值74.87亿元,其中渔业总产量达25.92万吨,总产值达56.69亿元。全区现有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87家;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包括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现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7家。该区白蕉镇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白蕉海鲈也是珠海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全区现有预制菜加工企业共29家;其中水产类24家,肉禽类5家。2021年总销售额16.2亿元,其中预制菜销售额达7.2亿元;销售情况较去年稳步上升,整体发展势态良好。
在研讨会上,区委书记苏虎表示,抢先半步就是巨大优势,近年,斗门区紧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白蕉海鲈等特色产业体系为主线,依托斗门生态农业园区现有的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白蕉海鲈等产业优势,全力打造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将坚定落实“产业第一”,高标准、高起点谋划预制菜产业发展,将斗门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成为大湾区新菜篮子工程、大湾区食品保障工程,“一带一路”葡语系国家预制菜生产基地、珠江西岸食品工业全产业链聚集区和食品原材料交易中心。
苏虎表示,斗门将高起点做好园区建设,探索独有的“斗门模式”,力争建设一个可在全国推广和借鉴的预制菜产业园斗门样板;高标准把控产品供应,推动建设预制菜产业湾区标准。
有关专家和与会企业代表结合预制菜企业工艺流程的生产需求,在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为预制菜企业量身定做实用性强的通用厂房,提出意见和建议。斗门区将充分吸纳本次研讨会成果,挖掘园区区位及产业优势,全力将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打造成为“灯塔”园区。
斗门将加快建设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中心
分三期建设一流的预制菜产业园
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以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20.9平方公里为发展腹地,核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分三期建设。
一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面积285亩,总投资将近20亿元,建成水产品深加工厂房30万平方米,近21万吨冷库容量,目前已有强竞供应链、诚丰优品等10家预制菜企业落户,拥有预制菜加工区、冷链物流区两大功能。
二期将建设标准化厂房及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占地面积340亩,计划总投资超41亿元,既有政府打造的3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也有连片的土地资源满足龙头企业建厂需求,同时启动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构建预制菜研发区、文化体验区和金融服务区,与一期形成“五区一中心”联动格局。
三期重点打造产业流通中心,规划占地面积375亩,打造以白蕉海鲈为主,其他水产品、海产品、农副产品为辅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为预制菜产业园提供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大宗贸易及集中物流服务。
与此同时,斗门还将出台《斗门区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强化产业政策支持。
例如,产业园对壮大预制菜经营主体、搭建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冷链物流智能自动化、质量安全监管等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奖补和服务保障;对国家、省级、市级、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菜篮子”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30万元;对冷链设施设备采购支持40%的购置费;定期提供免费食品安全监测。
未来,斗门区将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与食品工业产业集群。计划两年内持续引进20个以上优质产业项目,导入产业投资50亿元,达产后年生产总值60亿元以上。到2025年,争取增加10个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到2030年,预制菜产业年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建成高标准、高品质的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基本建成宜居宜游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最终打造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预制菜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