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竹篾是潮汕传统手工艺,也是先辈智慧的结晶。在这个老行当日渐式微的当下,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新乡村的老手工艺人寻求创新突破,将传统日用竹编制品按比例缩小尺寸,“摇身”变为精致小巧的“竹篾工艺品”,广受追捧。村集体也抓紧时机全力打造“竹篾工艺坊”,努力尝试以网络力量赋予这项传统行当全新动能,带动更多农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黄作光祖辈以编竹篾为生,他的家族传承这门手工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摄影:林鹏)
一根根细长的竹篾条,在黄作光老人长满老茧的双手间不断地交织、翻飞,密集地交叉、穿绕。有些间隙太小,他像提着针线“绣花”一般,用牙咬着轻轻将竹篾“骗”过去。慢慢地,一个仅10多厘米大的缩小版“竹编畚箕”渐渐显现雏形,小巧可爱,趣味十足。
黄作光祖辈以编竹篾为生,家族传承手工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他从小耳濡目染,入行至今已近60年。编制筐、箩、篮、篓、筛等传统日用竹器制品,对他而言易如反掌,几乎“闭着眼睛就能编好”。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塑料制品的兴起,编竹篾老行当逐渐没落。近年来,黄作光开始琢磨摸索,缩小竹编用具的尺寸,纯手工打造“微缩版”的竹篾工艺品。很快,订单源源不断涌来,产品供不应求,成了让潮汕传统文化爱好者一见倾心的“爆款”。
黄作光告诉记者,编织竹器制品一般选用柔韧有弹性、竹眼少的绿竹,编织的竹篾工艺品体积变小,难度更大,也更加费神。削竹、劈竹、解篾……两米多长的大竹子如变魔法般,逐渐成了约0.1厘米厚、30厘米长的细竹篾条,再刨光磨平。此时最繁杂的编结环节才开始,他一边编织,还得借助“厚刀”将间隙一点点“敲实”,工序特别烦琐,需要十足的耐心。
慢工出细活。黄作光经常一人静静地坐在家里从早编到晚,妻子在家里只敢轻轻走动,唯恐打扰他手中的活计。
上北村党委委员、新乡支部书记黄文伟介绍说,以前新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竹篾,产品畅销潮汕及周边地区。最鼎盛时期,不计其数的竹子从上游沿着韩江的水路一直漂流到此,整个村子的河道几乎被竹子占满。随着社会发展,竹编制品生意日渐式微,不少编竹篾的手艺人被迫改行。为了守住这项传统手工艺,村里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青少年学习编竹篾手艺,通过老师傅“传帮带”,在寓教于乐中激发下一代的学习热情,为这个老行当注入新鲜血液,努力将它传承和发扬下去。
黄文伟表示,目前村里正在加紧建设“竹篾工艺坊”,搭建平台集中展示竹编制品和微型竹篾工艺品,计划通过电商平台推广,拓宽销售渠道。该工艺坊预计2022年下半年可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新乡村将努力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带领更多农民利用编竹篾传统手工艺增收致富。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