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籍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广州、中山、东莞、韶关、茂名推出大部头地方文献丛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张文 图/受访者提供
4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
就在2022年3月、4月,广东接连传出《茂名历史文献丛书》《韶关历史文献丛书》正式出版的好消息。当下,广东地方大型历史文献的整理、出版蔚然成风,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化、学术现象。这正应和了上述《意见》中“将古籍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号召。
以2015年出版的《广州大典》为领头羊,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公藏机构为专业依托,广州、中山、东莞、韶关、茂名等地纷纷推出大部头地方历史文献丛书,肇庆也在筹备中……广东地方文献出版工作可谓硕果累累。
难能可贵的是,韶关、茂名、肇庆等经济上不占优势的地区,借此于文化建设上开辟新境:当地通过整理出版地方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地域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也为做大做强地方学术、推进广东区域均衡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韶关南雄梅关古道梅花盛开
文脉案例·韶关
笔耕韶州旧事 赓续名邦文脉
4月1日,《韶关历史文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首发仪式在韶关举行,《丛书》广泛搜集整理海内外文献,全面梳理挖掘韶关地方传统文化,对“韶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进行系统勾勒。
韶关,地处五岭南麓,扼守南北交通之要塞,南雄梅关更是被誉为“岭南第一关”。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此交汇,历史与现代文明在此碰撞,孕育出开放、包容、多元的“韶文化”。
作为韶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丛书》全书55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韶关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影响力最广的出版项目,由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共同组织编纂,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22年1月出版。《丛书》几乎汇集了民国以前传世的各种历史文献,为韶关文献之集大成者,堪称广东地方文献整理与岭南学术研究的最新重大成果。
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丛书》主编刘启宇表示,作为一部地方性的历史文献丛书,它集中反映了1912年以前韶关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史地理、文化教育、习俗民情以及自然资源状况,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广东省政府文史馆文史研究院院长、省社科联原主席田丰认为,“韶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一个连接点,《丛书》的出版是研究“韶文化”的一个非常厚实的基础工程:“(建议)在此基础上深化研究,重视历史文化的活化和利用,推动‘韶文化’进校园、进教材,以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和历史通俗读物让韶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韶关历史文献丛书》
广罗珍稀文献 尽显人文底蕴
古籍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向非易事。多达55册的《韶关历史文献丛书》何以能在短短两年多成功出版?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究馆员倪俊明和古籍、文献史料打交道几十年,是此次《丛书》出版项目的牵头人和负责人之一。据他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广东就已非常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保护工作,并于2004年前后启动对全省古籍的盘点,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定体例、编纂目录、版本校勘、分类编排、征集文献、扫描校对、整理出版。
《丛书》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藏书为基础,广泛搜罗海内外公私藏书机构所藏韶关文献,共收录1912年以前韶关本地人士著作、历代寓韶人物作品、历朝反映韶关的文献典籍173种。
倪俊明表示,《丛书》收录的韶关地区地方志较为完备,尽显韶关历史的底蕴与传承,其中除现存年代最早的地方志——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符锡修、秦志道纂的《韶州府志》,以及影响较大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额哲克等修、单兴诗等纂的《韶州府志》外,还有一批稀见的乡土志稿本、钞本。
此外,《丛书》还收载不少具有独特文献价值的珍贵文献。经部文献数量虽不多,但也颇可观。其中由明张自烈撰、清廖文英辑的《正字通》12卷,对《康熙字典》的编撰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一部全国性的大型地理志书,《钦定方舆路程考略》在体例上与《大清一统志》迥然不同,颇具特色。该书原收藏于国家图书馆,被《丛书》编纂团队发现,其中与韶关相关的资料被一一收录。
《茂名历史文献丛书》
文脉案例·茂名
为茂名历史文化研究 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一提到广东茂名,人们就会想到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潘茂名、冼夫人。为何这座城市要用1700年前的人物“潘茂名”的名字来命名?高凉文化与冼太故里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茂名历史文献丛书》中找到。
2022年3月,系统盘点粤西地区文化“家底”的《茂名历史文献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丛书囊括了1912年前高州府所辖茂名、电白、信宜、化州、吴川、石城等地的乡贤与寓贤著述,反映茂名地区历史文化的文献共148种(含子目),此系茂名地方历史文献首次系统整理、出版。
“潘茂名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他炼制了能够治愈瘟疫的药丸,解救了当地老百姓。为表敬奉,就用他的名字命名该地,并沿用至今。”广东冼夫人与非遗文化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教授姚国军表示,冼夫人是茂名另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她始终拥护国家统一,维护岭南地区长期和平安定,更有着开拓海南的壮举,正如《丛书》收录的地方志所誉:“女中奇男子,千古推为第一。”
虽然潘茂名和冼夫人是如此重要的人物,但此前茂名关于他们的史料较少,也很零散。茂名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此次丛书的整理、出版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意外,没想到茂名的历史文献如此丰富:“《丛书》对包括潘茂名、冼夫人等历史名人资料在内的地方文献广搜精编,为茂名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系统且权威的资料。”
确实如此:《丛书》收集的文献不仅范围广,且其中不乏善本,如国家图书馆藏清顺治、乾隆刻本《广东赋役全书》和明盛万年撰、清雍正刻本《岭西水陆兵纪附拙政编》。据姚国军介绍,《丛书》共收录43部茂名历代地方志,其中有一本万历年间的《高州府志》,系据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汇刊影印。这些文献采取原件影印的方式,保持了原初样貌,相当于第一手文献资料。
“丛书的出版对茂名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势必带来积极影响。”姚国军表示,这套文献汇集很多珍稀文献,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茂名历史文献资料库,方便广大研究者查找,为茂名当地历史文化研究开启了一条绿色通道。
这条“绿色通道”也可以为当地文旅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近年来,茂名大力打造“好心茂名”城市新名片,而“潘茂名”与“冼夫人”正是茂名好心文化的历史源头。据茂名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茂名已有200多个“好心公园”“好家风公园”,还会定期举办“冼夫人文化周”等相关文化活动:“随着《丛书》的出版,这些千年前历史人物的精神文化,将会如春雨般融入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和文化肌理中。”
《韶关历史文献丛书》内页
地方文献整理出版成区域文化“标配”
省内成果迭出 接续明清遗风
近年来,广东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出版声势浩大,成果迭出。广东先后推出《广州大典》《中山文献》《东莞历史文献丛书》《茂名历史文献丛书》《韶关历史文献丛书》。《东莞历史文献丛书》也将在今年推出第二辑。
这些丛书皆为当地史上规模最大的地方历史文献汇编出版。其中,2005年启动、2015年出版的《广州大典》,收录了清代中期广州府所辖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的珍稀文献凡4064种,编成520册,是近年大型古籍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的成功案例,为广东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起到示范作用。
倪俊明表示,大型地方文献丛书的整理出版已然成为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体现区域历史文化的“标配”:“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则为地方文献整理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岭南地方文献整理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州古代汇辑刊印古籍地方文献,兴起于明代中后期。降及清代,由于朴学兴盛,整理文献进入鼎盛时期,阮元创办的学海堂和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局两大刻书机构出现,广州刻书蔚然成风。
民国时期,广州承接广雅书局刻书余绪,设立广东省立编印局,续印大批古籍地方文献。抗战时期,李汉魂、叶恭绰、简又文策划整理《广东丛书》,以保存珍贵广东地方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先后整理出版《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岭南丛书》等大型古籍地方文献丛书,为传承岭南历史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从全国视野看,十几年前,地方文献整理汇编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东部省份。近几年,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省市也纷纷加入其中。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保护,时不我待。
影印珍藏古籍 线上通达四海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地方文献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记忆,涵养着千百年地方文化的根脉。一部又一部根植于乡土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相继出版,唤起无数人的乡愁和文化记忆。在倪俊明看来,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往往浓缩在该地域的文献典籍中。
正如民国时期主持编纂《四部丛刊》的张元济先生所说,丛书有“七善”:“简而言之,一可传播众人,二可保存真迹,三可择优取精,四可方便查寻,五可便于携带和阅读,六可适于收藏,七可促进流通普及。”
倪俊明称,为加强古籍的“再生性”保护,这十多年来整理出版的大型广东地方历史文献系列丛书,皆采用影印方式出版,通过文献载体的转换,最大限度地保留古籍的原貌,保存乡邦文献的“原生态”。这可以使人们通过新版图书阅读大量珍贵古籍善本,而不必翻阅文献原件,为古籍文献的珍藏提供了“静养”的条件和环境。
倪俊明表示,未来还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逐步建成全文数据库:“很多年前,古籍文献的查阅读比较困难,尤其是珍稀文献。(数据库)将大大突破原古籍地方文献收藏与使用的局限。”
《东莞历史文献丛书》
民间文献研究成热潮
近些年来,各地各类民间文献的发现、收藏渐成热潮,各类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也呈“井喷”之势。
何谓民间文献?学界尚无明确一致的定义,这一般泛指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形成并留存的历史文本,包括族谱、碑刻、契约文书、诉讼文书、宗教科仪书、唱本剧本、账本、书信、日记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贤波认为,但恰恰是这些东西承载着普通人的历史:“地方文献的整理需要打捞普通老百姓的历史,这样才能真正激活藏存民间的地方文献。”
此次地方历史文献丛书收集的文献以已整理成册的书籍为主,暂未收集民间单篇文章或较为零散的记录。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杰看来,未来还应再挖掘多些民间的东西、真正的“土特产”,因为来自民间、带有乡土气息的史料非常接地气。
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世界交流更便利,文化的多样性却因此面临着极大挑战,对文化价值认同的焦虑也普遍出现。面对“如何寻找我们的文化之根”这样的诘问,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文献的价值被放大,与民间文献紧密相关的民俗学也得到重新评估和强调,国家层面也启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倪俊明称,丛书的出版或将推动地方学者对民间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只待串珠成链便可结集出版、正式收录到地方文献丛书中,推动对民间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以地方之优长补全省之短板
李庆新(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历史学会会长)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学术文化事业,鼓励地方研究。学界积极跟进,在历史文献整理出版与学术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是整体工程和系统工程,全省各地共同发力,协同共进,做大做强地方学术,成为广东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方之优长,补全省之短板,广东文献工作、学术研究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自然水涨船高。因此,以韶关等地为代表的地方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工作,就具有超出区域的意义和价值,对推动全省历史文献整理、学术研究乃至文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意义和标杆作用。
从现代学术发展史看,一些新兴学科、国际显学因时而兴,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有利因素的支撑,例如特别丰厚的学术资源、本地和国内外学界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在资源上的支持。
学术资源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广东各地大规模推进历史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在省内外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网罗搜集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料,然后用心加以整理汇编,影印出版。很显然,这是嘉惠学林、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学术文化工程。
学界的关注与参与,必将有力促进地方学术发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壮大地方学术与特色优长学科。历史学、文学、哲学乃至经济学的学者,都把目光投到同一个学术区域,就有可能促成多学科交叉与跨界合作的局面,产生新的学术领域、学科集群和学术增长点。
对于地方学术来说,这是一个发挥优长、创新发展、跨越提升的良机。受到国内外学界共同关注,超越了地域范畴,地方研究就不仅仅是区域性学问,而是超出区域范畴的热门学术,就像敦煌学、徽学等显学兴起那样。
有一点值得注意:这项工作对广东区域整体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广东各地确实存在区域不均衡性,粤东、粤西两翼及粤北等“后发地区”经济不如珠三角,但韶关、茂名等地重视文化建设,地方文献工作事实上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可以预见,这项工作也将助推地方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从各地人文情况看,粤东、粤西两翼及粤北等地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这些地区的高校发挥地方优势,逐步建构起有地方特色的优长学科和研究领域,如潮汕地区的潮学、梅州地区的客家学、五邑大学的侨乡研究、粤北的韶文化研究、粤西的雷州文化研究等,都具有相当的学术基础和水准,不仅是广东地方学术的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乃至国外也有一定影响。
综合地看,这些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人文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与自然地理资源更是得天独厚,传统人文积淀与自然资源构成这些地区发展的两张“王牌”。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建设上,以“文化引领”或“文化兴市”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发展取向,扬长避短,文化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实现良性互动、互相促进,从而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总体差距,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走出一条坚实而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区域振兴之路。
总策划 / 汪一洋 杜传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本期统筹 / 陈桥生 邓琼
主办单位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羊城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