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传承客家麒麟传统文化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聪、通讯员李晓光摄影报道:麒麟是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的吉祥物。在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名单中,该校的“传承客家麒麟传统文化项目”获得精品案例奖。
据了解,此次征集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共有10个精品案例奖,东莞占3席,分别为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东莞市莞脉传承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案例、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麒麟舞案例、东莞市樟木头实验小学传承客家麒麟传统文化案例。
樟木头镇实验小学能获奖,得益于樟木头镇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滋养。该校自办学之初便致力于传承弘扬客家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现如今,客家文化遍布樟木头镇实验小学各个角落,客家精神深入每一名学子心中。该校量身定制了特色校本教材《传承客家文化——跃动麒麟舞》,教材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学习用书两种,以“跃动麒麟舞”为主线,设计了“遇见麒麟舞”“寻味麒麟舞”“跃动麒麟舞”“传创麒麟文化”“麒麟文化成果展评”五大特色主题。
与此同时,樟木头镇实验小学还建立了创客社团和麒麟舞社团。其中,创客社团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音乐、美术、历史、科学、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打造一系列“文创”“科创”产品进行义卖,以创新的方式拓展麒麟文化,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式认识传统技艺,将其融入现代生活,让麒麟文化在生活中“活”起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客家文化素养、综合素养。
据樟木头镇实验小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所在的官仓社区,一直以来积极推动本土文化保育及推广,客家麒麟舞得到很好地传承。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验小学便与官仓社区合作开展第二课堂——麒麟舞培训,利用社区的场地、师资等优势,以老带新,大手牵小手,更好传承客家麒麟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