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探寻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代表的背后故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高焓 吴安琦
12月20日,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圆满闭幕。当晚,在获奖代表媒体见面会上,5位代表分享了参赛经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深入探访他们背后的故事。
他们之中,有人坐了十几年“冷板凳”,只为找寻植物耐旱的秘密;有人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在研究大豆品种改良,只为把大豆安全牢牢掌控在中国人手里;有人在南粤大地攻坚克难,在生物医药领域大展拳脚……
李小双:让更多植物在干旱区生根发芽
李小双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曾筛选和研发多种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沙漠植物。在科研前辈们研发的基础上,李小双团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继续深化耕耘,为新疆在荒漠化治理和现代节水农业领域提供更多的途径。
“为什么要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继续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寻找到一些非常耐旱植物能在沙漠中生存,但是什么基因决定了他们能生存下来?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基因,再引入其他植物或农作物中,就能让更多植物或作物在新疆的沙漠、戈壁滩等恶劣环境下生存和发挥作用。”说起自己的专业,李小双顿时侃侃而谈。
为了寻找这样的基因,从硕士阶段开始,李小双和其团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一次次枯燥的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无数个日夜,他们紧紧盯着戈壁滩中的一株株小小植物,一旦发现“不对劲”,立刻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再分析每一次出现症状的原因。
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李小双团队凭借“植物极端耐干机制及资源挖掘利用”项目荣获创新赛其他专业类铜奖。
“如今,我们已经研发出抗旱、耐盐碱的棉花作物,未来期待能够将这些新作物直接在盐碱地或沙漠中种植,让盐碱地和荒漠变良田,目前实验进展顺利。”李小双表示,待自己有进一步研究成果后,希望能吸收大湾区市场前沿理念,让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魏健:打一场国产大豆育种“翻身仗”
“大豆的故乡在我国东北,可自1995年起,我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到2020年我们对进口大豆的总需求量是1亿吨,占我们总体需求量的83.7%。”在本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吉林省代表队选手魏健凭借“吉林省主导大豆品种的育种、繁育、推广与大豆产品深加工,构建大豆全产业链发展”项目获得了创业赛现代农业与食品专业金奖。在媒体见面会上,魏健提出了他开展这项研究的初衷:要为国产大豆做些事情。
魏健出生在东北一个小乡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魏健始终保持着一份对土地和农业的深厚感情。“我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领域都是大豆的遗传育种,我在高校研究了十多年,几年前以家乡的名字开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继续从事大豆品种的深加工。”
“我国大豆的竞争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大豆品种单一,产量不高,农民不愿意种,要为国产大豆打一场‘翻身仗’,就要注重研究并推广绿色优质的大豆品种,让大豆从育种、生产到深加工都有自主产权体系的科技保障。”为此,魏健在吉林省查干湖生态区进行了1.6万亩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
“大豆安全也是粮食安全,我们要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让我的学识为东北的振兴加一把力。”魏健说。
胡振华:坚守高端制剂技术创新道路
“我国的医药创新道路刚刚起步,我希望能为推进我国高端制剂的产业化发展做出贡献。”广州南方学院副教授胡振华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他作为广东省代表队的选手,带领团队在揭榜领题赛中攻克“微球制备关键技术”项目需求,获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赛道的金奖。
胡振华介绍,长效微球制剂是一种高端复杂注射剂,有增强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等突出的临床优势,对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虽然微球制剂具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市场需求较大,但由于生产设备制约等因素,目前国内仅有个别企业拥有此类产品。”胡振华表示,在本次揭榜领题赛中,团队开发了工艺稳定、能标准化定制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像普通片剂一样,实现简单、标准化的生产。
胡振华研究微球制剂可以追溯到2005年,彼时他还在读硕士。2010年,胡振华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博,4年间致力于研究第一代微球制备关键技术。此次参赛提出的是升级后的第二代技术,对关键工艺和步骤进行了优化改进,能更高效地实现微球连续化生产。
2020年结束博士后研究后,胡振华回到国内开始创业,希望能为我国高端制剂的产业化发展贡献力量。今年6月,胡振华在中山注册了微邦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在此次获得大赛金奖后,他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技术向产业转化的步伐,推动我们的技术落地孵化。”
曲迪:让“中国芯”走上时代潮头
“作为光电领域的从业者,很高兴看到众多光电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让致力于解决芯片研发卡脖子问题的一线企业备受鼓舞。”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结束后,全程观看了60位选手路演答辩的天津代表队“80后”博士后选手曲迪深深地感受到,硬科技创业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感叹“生逢其时、恰逢其世”。
作为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曲迪此次带领团队凭借“高端光电子芯片中试平台”项目,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业赛赛道获得金奖。
曲迪介绍,中试即为中间性试验,是早期的科研成果向产业界转化的中间环节,在大批量生产前测试调整,确保科技成果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他表示,中试平台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在光电类芯片领域,此前国内没有企业能够承担中试工作,“我们是第一家,目前已经帮助40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样片,这能够极大地加快相关单位的科研进度、研发进度和市场化进度。”
从2007年进入清华大学黄翊东教授的课题组研究纳结构光电子学开始,十多年的时间里,曲迪见证了我国光电子行业日渐蓬勃的过程。
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面临芯片断供风险。曲迪表示,博士阶段的科研成果也日臻成熟,可以开始向市场转化了,于是开始创业。从2017年起,经过4年发展,企业已经成长为国内高端光电子工艺研发代工的开拓者,并成功推出了多款微纳芯片和激光芯片。
刘玉普:让介孔材料走到日常生活中
想象一下,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漏勺上的孔洞缩小为50纳米以下,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一千二百分之一倍或者更小,这样,您就可以得到一份“介孔材料”。当然,真正意义上的介孔材料是指孔径在2~50纳米之间的多孔材料,在光化学、催化及分离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由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率领的团队就是专业“造孔队”,而刘玉普就是这支队伍中的“大将”之一。
在石油提炼领域,介孔材料可以说是大显身手。“由介孔材料制成的分子筛,在重油裂解上有更好的催化作用,可以让石油提炼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刘玉普介绍,“过去,我们使用的分子筛都是由国外制造的孔径小于2纳米的微孔分子筛。而介孔分子筛能更好地进行石油提炼,我们正在积极地与中石化对接这个项目。”
“高大上”的介孔材料,在日用领域能占据一席之地。“在防晒霜中添加由介孔材料技术制造的氧化硅微珠,可以增强对紫外线的散射和折射,降低对皮肤的损害,即使不小心残留的氧化硅还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无害,这是传统的塑料微珠达不到的效果。”
多年来,刘玉普一直坚持介孔材料的研究,以让其能更快地实现产业化。
“现在大众对介孔材料还知之甚少,因为它在市场中应用太少,导致没有人去推广。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展介孔材料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让介孔材料能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刘玉普说。
(除署名外,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