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初上,溪流淙淙,两岸绿树成荫,落英缤纷,一叶轻舟慢慢驶向村落,仿佛误入武陵桃花源。这不是语文课本中的文字,这是在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湾华村里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湾华村明窦涌岸边景色。(摄影:黄杰俊)
湾溪凝淑气,古韵驻丹青
金钗折柳、玉带观桃、蛾眉印月、鱼步吟风、枫桥夜泊、石鼓春耕、枌榆沽酒、榕荫煎茶,“湾头八景”描绘的是以前村落的风光、人们美好的生活,印刻的是湾华古村的历史。
今年85岁的佛山市老干部书画协会顾问何绍祖,五年前为“湾头八景”撰写的序中如此介绍,“湾华古村历史悠久,以其得天独厚之地理位置、深厚之人文积聚,堪称人杰地灵。其旖旎之自然风光,造就众多景色,‘湾头八景’因而生也。”
湾头八景之一《金钗折柳》。(摄影:宗诗敏)
时光荏苒,如今“湾头八景”早已消逝在时代洪流中,幸好曾有湾华村人何昆用笔墨把“湾头八景”撰写成“湾头八景诗”,使古村风貌历历印记其中。2016年,湾华村人根据诗中描述,邀请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李鸿定以国画的形式重现“湾头八景”,供村民抚今忆昔。
昔日仿逝去,环顾似相识
每一代人的回忆都是特别的。那些美好的往昔,总会通过某些载体流传下来,如文字,如画作,如物件,如建筑……正如“玉带观桃”所描述的画面,以前村民在基田周围栽满桃花,春风徐来,远远地看过去,绿油油的基田布满了繁星点点般的桃花,虽然现在年轻人都已经无法亲身经历这个场景了,但是,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是无法抹去的,或许,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着我们。
湾头八景之一《玉带观桃》。(摄影:宗诗敏)
昔日尽心尽力为村里七八百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的湾华排灌站,现在已变成便民生活点,犹如“百宝箱”一样,它为村民的生活提供所需的物品,陪伴着这一代的年轻人成长。无论是以前的排灌站,还是现在的便利店,变的只是服务的内容,不变的是始终为群众提供便利。
昔日的湾华排灌站摇身一变成为便民生活点,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摄影:黄杰俊)
(作者单位:佛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