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东莞同律书院会议:成立广东省青少儿语言艺术美育发展合作联盟,传承岭南文化
  • 来源: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1-12-02 11:21

广东民办教育体量全国第一,青幼儿语言培训机构属于一支有生力量。如何承传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岭南文化、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广州深圳佛山东莞10个机构热烈讨论,话题广泛,火花四溅,创意多多。

你写你的世界,我读我的心声。我们不是文化的缔造者,我们只是文化的传承人,有一种幸福叫陪伴。广东东莞同律书院:教育的理念与口号十分动人。

同律书院座落东莞市区,老式建筑,古色古香;背倚青山古塔,榴花公园景色。难得地是书院比较全面的教学:书法、绘画、古琴、围棋、茶道、香道、花道等,甚至有一个射箭场,以完成孔子时代的“射”之教育。

“古制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构成教学理念。将语言培训做到立体多元,同时将中国四大发明、广东非遗项目融入课程。

书院目前主业是培养100名小学生,进行体系完整的古典式教育。同时承办家庭教育、成人教育,将美育进入千家万户。

书院主人帅志刚为东莞市高规格人才,正潜心研究古诗词诵读,取“金声玉律”之律为院名。谈起朗颂之颂之吟之啸,80后的帅志刚兴趣盎然,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帅志刚有事业目标: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将家乡江西书院传统与岭南传统文化结合,创新一种具有新时代气质的教育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情怀。

故乡江西吉安的庐陵书院文化显然成为帅志刚的精神资源,努力寻找与东莞本土的文化连接,亦是他事业的内驱力。

但,这种连接如何走向成功呢?

也许,来东莞闯荡16年河北人老徐的说法可以参考——

东莞人合同上一元与你争,但可以花一万元请你吃饭。商业传统根深蒂固,同时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祠堂多,传统节日重视。

我一时陷入沉思,在庐陵书院与东莞本土之间隐约浮现一条线,串连着、延续着,不同地域的文化通过某个契机奇妙地交流汇合。

同律书院,这种交流汇合正在进行时。

由广东省朗诵协会牵头,成立广东省青少儿语言艺术美育发展合作联盟。现场聆听一群8090后青少儿培训人谈事业现状,令我振奋:

——我们通过语言艺术进行红色文艺传播,受到中小学和政府热烈欢迎;希望在深圳做全国最大的红色文艺传播基地。

——我的二次创业就是儿童语言艺术教育。“孩子都是迎着阳光奔跑的人”,他们学语言时的性格会发生变化;“乐开颜”公司,家长亲切称为“开口笑”。

——美育的触动来自于第一线,家长一句话作用巨大,可能改变人生轨迹;我们的教育其实有亲子的成分,因为家长和老师如何讲话,关乎孩子成长。

——少儿教育中,育人要育心。个人工作室逐渐发展为培训公司。教育初心就是育人。我们是母亲,也想在教育事业中扮演妈妈的角色。

——我们努力做了一个从3~60岁的语言训练教材。对初中生还设了一个恋爱课程,包括如何处理分手。

——公益课堂能掀起更多人热爱语言艺术的热潮,朗诵艺术传递了一种力量;在能说会道的同时,学习解读文本,比如对古诗词的理解。

——我们三个老师还自己拍微电影,学写剧本,让学生当演员;这样的训练效果令人意外地好。

——“十四五”规划,岭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定位本土接地气,用本真的方式改造本土文化,并从中提炼诗意。

——在南沙,大湾区的门户,需要文旅名片,可与语言艺术结合,同时借助自媒体变成可视化的传播途径。

——我们惊讶发现,大湾区的今天,香港澳门的年轻文化资源已经涌入,需要对接;培养孩子为未来的大湾区建设,进行能力铺垫。

广东省朗诵协会会长史子兴说明成立联盟的目的就在于:美育美心,培养少儿;志同道合,使命担当。在粤港澳大湾区历史节点上,共同的愿景已然明确——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承传岭南文化,完成大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我内心感动,悉心感受年轻培训人的诚恳与热情:小而美好,育人育心;文化使命,面向未来。

(作者为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2021-12-1于东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