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竹板一打闹洋洋,五句歌子唱开场;先向亲人问声好,恭祝大家身健康,家庭美满幸福长……”打开桌面上的补光灯,左手有节奏地打着竹板,一开嗓就是一曲高亢清亮的客家山歌。歌声在房间里久久萦绕,也穿过手机镜头,直触屏幕前网友的心底。“天籁之音”“涯(我)也想来学唱”“客家百灵”……在抖音平台,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获得者、青年山歌剧表演艺术家潘倩,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自2003年进入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州市山歌剧团)工作以来,潘倩不断充实自我、创新形式,为客家山歌(剧)的传承发扬贡献力量:带徒弟、送课下基层、办音乐会、发专辑、成立潘倩文化交流(客家山歌剧)工作室……“两个字,就是热爱。”她说,“我希望能一直留在人民的舞台上,将客家山歌(剧)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永不停步。”
天赋加努力
“客家百灵”坚守山歌剧舞台
潘倩是土生土长的梅州兴宁人,从小就特别喜欢唱歌,尤其是红歌。因为天生嗓音条件优越,1999年还在上初中的她,被梅州市山歌剧团选中,进入梅州市艺术学校接受山歌剧表演的专业训练,从此,她与客家山歌剧结下不解之缘。
艺校尚未毕业,潘倩就在大型山歌剧《等郎妹》中饰演少年润月,凭借出色的表现而崭露头角。2005年,梅州市山歌剧团开始打造山歌剧《山魂》,这时期剧团正陷入演员青黄不接的困境,主创团队决定“冒险”启用新人潘倩担任女主角“阿美”。为了演好人物,潘倩每天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排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凭此剧获得广东省第九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这也是她艺术生涯中的首个大奖。
“我真正走上演戏的道路,就是从这部剧开始的。以前不觉得自己有表演的天赋,但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怎么那么喜欢演戏,简直上瘾了一样。”潘倩说。
2008年,梅州市山歌剧团开始打造大型山歌剧《桃花雨》,由于资历尚浅,潘倩只能起初只能坐在“替补席”,但“一根筋”的她没有气馁,始终跟在一线主演的后边,听导演讲戏、示范。后来,一线主演因身体原因无法出演,机会便降临到潘倩头上。潘倩也不负众望,出色地把握住了主角“桃子”这一角色。2010年凭借该剧,潘倩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中国戏剧界国家最高奖项“文华”表演奖,那一年,她只有28岁。
“一直以来我的心态就是做好自己,唱好每一首歌、演好每一场戏,并不会把奖项看得特别重。但获得这个大奖,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心里还是很激动和自豪的。”潘倩说。
实际上,排一部山歌剧,从创作到定角色,再到排练和最终演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潘倩也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专业演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巧,生活的阅历和艺术的沉淀也很重要。此后数年来,潘倩四处求学,转益多师,2013年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毕业。
“与其说我成就舞台,不如说舞台成就我。”潘倩说,演员和角色之间也是相互成就的过程,演员揣摩和了解每一个角色,而角色身上又会带着演员自己的影子。近20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梅州市山歌剧团,认真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为观众献上精彩的演出。
传承中创新
让更多人爱上客家山歌(剧)
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州客家山歌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梅州客家山歌剧是在客家山歌、客家歌舞、宗教音乐、竹板歌说唱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多个外来剧种的表现手法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2018年被列为第七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热爱客家山歌(剧),就应该有保护和传承它的责任和担当。”潘倩说。一方面,她身体力行“传帮带”,对徒弟进行精心指导;另一方面,她积极走向课堂、走进社区,普及和传播客家山歌剧,扩大客家山歌剧传承人培养的覆盖面。作为梅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她还深入边远山区、学校、企业园区等地,开展惠民演出、文艺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
潘倩还曾作为唯一的地方代表,参与中宣部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远赴美国为华人同胞演唱《我唱山歌等你来》、《青藏高原》等经典曲目。“有的同胞离乡多年,听到熟悉的客家乡音,忍不住感动流泪,握着我的手一直询问家乡的情况。”潘倩说,这也让她深受触动,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她希望将祖国的温暖带给他们。
另外,传统文化传承离不开创新,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传统文化不能丢,要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客家山歌(剧)。”为此,潘倩进行了大胆探索。2014、2015年,潘倩与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音乐厅以及梅州成功合作两场个人演唱会,首次将交响乐和传统客家山歌结合起来,吸引观众近2000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客家山歌也是可以雅俗共赏的。”她说。
2016年,潘倩又出版首张原创民歌专辑《倩影歌声》,开创普通话演绎客家山歌的先河。“专辑中所有音乐的元素都是客家的,用方言表达,受众面不够广泛,用普通话或许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潘倩说,周围也不断冒出反对的声音,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就是这么‘轴’的一个人,不论多难都要做成这件事,能够圆自己的梦想,还是值得的。”她说。
2020年9月,在“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2019年)项目的支持下,梅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梅州客家山歌)客天下展示厅、潘倩文化交流(客家山歌剧)工作室在客天下景区成立。展示厅的墙上,贴着梅州客家山歌(剧)的介绍,并展示了梅州各地原版山歌代表作,如《有好山歌溜等来》、《新绣荷包两面红》等。这些作品均由潘倩亲笔誊写,包括歌词、曲调、注释和赏析等内容,下方还附有作品音频的二维码,扫码就能收听。
“在客天下景区设立展厅,就是为了欢迎游客前来参观,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客家山歌(剧)的魅力。”潘倩说。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潘倩还携手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演山歌剧传统折子戏《拾玉镯》,打破了客家山歌剧没有传统折子戏的局面,让观众眼前一亮。
“我要把我演的戏都教完,还要把我掌握的唱腔传承下去,只有传承才有生命力。我会一直演下去,就算我演不动了,也能看到这个剧种的希望。”谈及未来,潘倩深情地说。
【人物简介】
潘倩,1982年出生,梅州兴宁人,先后在《山魂》《桃花雨》《客魂·家风》《血色三河》等多部大型歌剧中饰演女主角,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曾在中国第九届艺术节上获得中国戏剧界国家最高奖项“文华表演奖”。2014、2015年与深圳交响乐团在深圳音乐厅以及梅州成功合作两场个人演唱会。2016年与太平洋公司合作出版《倩影歌声》个人专辑。歌曲《天下乡亲》荣获梅州市百歌颂中华歌唱大赛“金奖”。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2019年),成立梅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梅州客家山歌)客天下展示厅、潘倩文化交流(客家山歌剧)工作室。
【一句话】
我希望能一直留在人民的舞台上,将客家山歌(剧)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