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2006年9月13日凌晨,敲完《桐宫之囚》最后一卷的尾声,阿菩落泪了——他还沉浸在书中人物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历经一年半,他终于完成了首部网络小说的创作。彼时25岁的阿菩“真的好想写下去”,但第一本书的“冷门程度”让他的自信心降到了最低,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写小说的天赋。
时光不语,却给出了答案。在此后的16年间,重返学校、再入职场,阿菩在学业和职业之间几度转换,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键盘。他先后创作了1300万字,出版了17本著作,并完成了硕士、博士的学业。对于众人来说,写作可能是一件消耗能量的事。但对阿菩而言,写作可以补充能量,也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相较16年前的迷茫,阿菩未来的写作之路规划明朗:完成手头《十三行》的编剧工作后,还有粤绣、不周山和一本写给小朋友的故事书在等着他。
做学术却入了网络小说的“坑”
出版了17本著作,阿菩依旧谦虚地自称“网络写手”。“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2000年,阿菩考入暨南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心只想做学术。
毕业时,他却在老师的推荐下,成为一名商业周刊的记者。顶着不能“开天窗”的压力,阿菩每周都在找选题、约采访、编版面中度过。工作了一年,他萌生了重返校园的想法。一次回学校,一位老师给他点了个题:网络文学很热门,可以关注一下,看看能否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方向。阿菩听在了心里,回去之后找了不少网络文学作品来读。“当时,我读完觉得很有趣。”阿菩说,为了更好做学术、打进网络文学的圈子,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并且尝试着进行投稿。
每天晚上下班后写作两个小时,然后赶在零点之前,在网站上进行更新——阿菩的第一部作品《桐宫之囚》,也就是后来销量百万级的畅销书《山海经密码》,就这样完成了。但当时,这部作品在网络上反响一般,追更的粉丝也就几十个。这让阿菩对自己作品的文学价值、商业价值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也没有勇气继续“开书”创作。
2006年夏秋,两个契机让阿菩再次开始写作:他拿到商业网站第一个签约合同,并且收到了暨南大学的研究生通知书。重返校园,读着自己最喜欢的历史学,还能继续创作网络小说——读研期间,阿菩过得很快活,《边戎》》(210万字)《东海屠》(120万字)就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
从写作中汲取能量
研究生毕业后,阿菩没有找工作。“靠着一台电脑、十个手指就能养活自己”的他,在广州租了一间房子,专门写作。
“我其实是有点‘社恐’的,每次都是从写作中汲取能量,再用这些能量去做一些消耗能量的事——比如社交——以达到平衡。” 阿菩说,在那一年,他没有任何社交,也没讲几句话,整个人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一位关心他的读者得知他的状态后,向他建议:阿菩,生命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才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就这样,阿菩从广州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城揭阳,走上讲台,成为了一名老师。
至今,阿菩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感受:很兴奋,终于可以和人说话了!然而,小城平淡而稳定的生活、工作,并没有激发阿菩的创作热情。2010年,阿菩开始在网络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唐骑》,并出版了《失落的唐骑》书籍。但与此同时,阿菩的文学创作也进入了低谷,他突然丧失写作的兴趣和讲故事的能力,他对写作充满了倦怠感——《唐骑》断更了。
“《唐骑》的创作期间,有两年左右是我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差不多也就是小说断更的那一段。”后来,阿菩在《唐骑》小说的后记里记录了当时的心路历程:一位多年未见的作家朋友见到阿菩却不敢相认。“这真的是我认识的那个意气风发的阿菩吗?这两年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朋友的话深深地刺痛着阿菩。因此,2014年5月,他决定重新拾起笔,了结《唐骑》,也算给自己和追书的读者一个交待。
“每天日更3000字,我的书是读者逼出来的。”阿菩说,一批忠实读者们不离不弃的支持,是他坚持创作的动力之源。
网络文学要走精品化的路子
《唐骑》写完,阿菩觉得自己再也写不了连载小说了。2015年,阿菩再次回到暨南大学读书,攻读文艺学博士。尽管博士的学业压力很大,但回到校园的阿菩状态却格外好。
此前,阿菩曾对“中西文化交流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接触了很多关于粤商、闽商、十三行的史料,并积累了很多素材。机缘巧合之下,《十三行》这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题材走进了阿菩的创作世界。读博期间,他又开始了连载小说《大清首富》(又名《十三行》)的创作。作为网络文学精品化的代表作,《十三行》将网络文学能拿的奖全部收入囊中——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19年度小说排行榜(网络小说排行榜)、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鹤鸣杯2019年度潜力IP价值IP榜,获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十三行》的影视版改编及拍摄也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阿菩将担任该剧的编剧。
“网络文学精品化是必须要走的一个路子。”近几年,阿菩还尝试着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更强的生命力。在阿菩的微博下,早有书粉留言催促《不周山》的创作了。谈及未来写作规划,阿菩说:《十三行》编剧工作结束后,他想完成几本“想写还未写”的书,除了书粉期待的《不周山》,还有一本关于粤绣的书,一本少儿版故事的书——这是写给儿子和他的同龄人的书。
回望十六年的写作路,阿菩迷茫过、痛苦过,但写作给他带来更多的是快乐。“写完的那一刻,我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可以抵消所有的痛苦。”阿菩说,希望自己可以快乐地创作到50岁,“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体力已经熬不住了”。
人物简介:林俊敏,当代知名网络作家,笔名阿菩。任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理事会理事,广东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林俊敏自200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创作逾1300万字,独立创作并结集出版文学专著17本,代表作有《十三行》《边戎》《唐骑》《山海经密码》等,多部作品正在改编成影视。小说作品曾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广东“五个一”工程奖,学术著作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支持计划。
一句话:写完的那一刻,我的快乐是无法形容的。这种快乐,可以抵消所有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