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马勇 通讯员 新会宣 江宣 谭耀广
电烙铁轻轻在葵扇上一点,留下一处烧焦痕迹。如此反复操作,不一会儿,碉楼形象便在葵扇上浮现。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廖惠林展示了俗称“火画扇”的新会葵艺加工技艺,普通的葵扇经其巧手创作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围观:“太神奇了!”
眼见葵艺受到称赞,作为“国字号”传承人的廖惠林自是喜笑颜开。而更令他高兴的是,曾经老化的葵艺工匠队伍,如今加入了许多“新鲜血液”。老手艺融入新思维,廖惠林对新会葵艺未来的传承充满信心。
廖惠林向年轻一辈传授葵扇制作技艺 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缘起魏晋 手摇葵扇逐风雅
廖惠林说,江门市新会区自古盛产蒲葵,葵叶宽大而不开裂,心蒂圆正、骨骼细匀、色泽光洁、体质轻盈,因此新会又有“葵乡”美誉。
《新会县志》记载,新会种植蒲葵和加工蒲葵扇“始于魏晋,盛兴明代”。《晋书·谢安传》就记录了一个关于新会葵扇的小故事:“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有学者考据,这段记载是说东晋名臣谢安选取中意的蒲葵扇用于日常手摇,让东晋京师居民争相仿效,一时间让葵扇价格上升几倍。而谢安所用的蒲葵扇,就是出自新会。
廖惠林在版博会现场展示火画扇技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摄
以“火”作画 巧夺天工美名扬
一把小小的蒲葵扇,制作起来并不简单。廖惠林介绍,制作蒲葵扇需要用蒲葵新长出的未张开的叶子,因为形似毛笔,当地人俗称为“葵笔”。“葵笔”用手工展开,随后经过晒、剪、焙、削、火焗、漂染、缝合等工序,才能制作成一把普通的蒲葵扇。
“可别小看这把小小的葵扇,在明清时期,新会葵扇可是贡品哦!”廖惠林略带骄傲地说。
蒲葵扇能作为贡品,有赖于历代新会工匠的艺术性加工。1600年间,心灵手巧的新会人将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融为一体,在蒲葵扇上作画。在明清时期,新会的绣扇、画扇等制品曾远销欧美24个国家和地区。而独特的“火画扇”葵艺,更将新会葵艺推向顶峰。
廖惠林说,火画扇据传由清同治末年的名画师陈晚始创。陈晚最初尝试着将诗画剪贴于葵扇上,很不牢固;他又用墨汁和颜料画在扇上,但容易褪色;于是他便尝试烙烫技巧,以烧红的铁枝作笔,在凹凸的扇面上烙出焦黄的线条,最后构成一幅诗画,火画扇就此诞生。
他介绍,以前创作火画扇时,先用火笔夹夹住细铁笔勾出图画轮廓和描出细部线条,再夹住粗尖铁笔烙出阴影明暗。这种技艺难在对手上力度的把控,廖惠林说,传统的铁笔非常笨重,而且加热后温度十分高;而葵扇又和画纸不同,扇面单薄且凹凸不平。“如果为了拿稳铁笔太用力、画的时间太长,就很容易烙穿葵扇;但是你如果不够用力,画的时间又不够,画的效果就显不出来。”
据说,老一辈的工匠从拜师学艺开始,没个三五年,很难将铁笔掌控自如、精巧挥洒。廖惠林说:“虽然现在技术改进了,制作时改用电烙铁,重量减轻了,但是对于力度和温度的把控,还是需要用心去体会。这门手艺,最考验的还是手艺人的高超技艺和平静心境。”
火画扇一经问世,便成为清末富商互相馈赠的礼物。新会本地名人梁启超经常以此为礼赠予各路名人,火画扇因此更大受赞赏。据新会当地的一份文字资料记载,清末民初,在火画扇的带动下,新会蒲葵扇创下了一年1.2亿把的最高销售量。新中国成立后,新会“三脊火画扇”曾三度获国家轻工部“百花奖”和“优质产品奖”,被列为国家特种工艺品。
不少新会老人至今还记得,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时,就曾现场观看火画扇的制作。著名作家郭沫若1959年1月视察新会葵艺厂时,也曾作诗赞曰:“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愈鬼斧,巧夺天工。”
俯瞰新会葵林 陈立武 摄
命运起伏 历经磨难成“非遗”
作为“葵乡”,蒲葵加工曾是新会的支柱产业。新会本土文史专家林福杰曾介绍,新会葵业又分老葵行、撕葵行、晒葵行、合扇行、出江行等行业,其中出江行专门从事葵类制品贸易。抗战前,新会洋庄从事葵扇出口的有同合昌、全安、厂合兴等多个扇庄。
国营新会葵类加工厂在1952年2月成立,新会葵业进入发展高峰。《新会县工业志》记载:“1973至1978年葵业生产进入兴盛时期,1975年葵扇总产量9113.35万柄,为新中国成立后最高年产量。1976年全县葵厂(场)36家,职工4444人,城镇及农村发外加工5万至7万人。葵制品品种达400多个,产品出口港澳及转口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
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空调等家电冲击下,葵扇日渐式微,导致新会葵企相继倒闭。不少葵艺工匠为了生计纷纷转行。只有廖惠林等少数人仍然苦苦支撑。
16岁入行的廖惠林,见证了葵业的辉煌与衰落。作为国营新会葵艺厂的最后一任厂长,在1999年工厂倒闭后,他“孤身上路”,创办葵乡传统工艺品开发中心,以作坊式经营延续新会葵艺的血脉。他带着十多名学徒,将葵艺制品从实用品转变为工艺品。2001年,他创作的传统葵扇工艺品在广东省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荣获最佳设计奖。
守得云开见月明。2003年,为复兴葵艺,新会区兴建了葵博园,力邀廖惠林入园经营和现场演示葵艺加工的各种操作工艺。廖惠林因此将对葵艺制品转型为艺术欣赏收藏品和旅游纪念品,进一步开拓葵艺制品的销路。
2006年,新会葵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被人“弃之如敝履”的葵扇,在廖惠林的手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新会葵扇已成精美工艺品 通讯员供图
对话“传承人”
廖惠林:年轻人有想法 发扬光大靠他们
记者:您是如何与新会葵艺结缘的?
廖惠林:我从16岁拜师开始入行。那一年我进入了新会葵艺厂当学徒。当时大都还是用炭炉烧铁笔来做火画扇,铁笔又重又烫,我还经常不小心被烫伤,要不就是把葵扇烙穿,学了好几年才出师。后来慢慢从学徒到师傅,一直做到厂长。在厂里做了二十几年,工具也从铁笔变成电烙铁。后来工厂关闭,我就开始单干。
记者:上世纪90年代,很多工匠转行了,您选择了坚持下来,是什么原因让您作出这样的选择?
廖惠林:工厂倒闭的那段日子里,我反复思考,虽然葵业逐渐衰落,但葵艺有它的文化底蕴,是一种文化遗产,是新会的一张名片,不能让它失传,当时我就是秉持这样的想法,一直坚持到现在。
记者:近几年,为了传承新会葵艺,您做了哪些工作?
廖惠林:除了继续带我自己的团队外,我也进入新会高级技工学校教学,然后帮助学校开设葵艺专业。这个专业的师资不少都是我和我的团队培训的。这几年我还参加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学校里向中小学生介绍和宣传葵艺,同时也和一些大学合作,将葵艺和设计结合起来,创作一些新作品。现在这个尝试效果还可以,拿了一些国际大奖。
记者:我发现您的团队里有了不少年轻人。
廖惠林:这些年轻人不少都是本地人,很小就知道葵艺,后来他们在大学进修艺术设计等方面课程。我和高校合作时就感到,虽然我有手艺,但在设计思维上,年轻人比我更有优势,所以我就和他们合作。这些年轻人对葵艺有感情,又有想法,我希望能用我的手艺把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同时将这门手艺教给他们,让他们把葵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