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步行北京路,寻找老城故事
  • 来源: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1-11-05 10:53

编者按

文章满满是广州风情,满满是岭南文化彰显的物象之间。北京路,广州老城一条并不长却是沉淀千年史的地标式街道。以行走为感受,以观摩为书写,以听为叙事,以美食作“引子”,一幅广州北京路的“民俗图”展现于眼前。简洁而活跃轻灵的文彩,仿佛带读者穿越回到二千年前“吃货赵佗”的年代,一路揾靓嘢食,寻老城故事。

“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访广州都城隍庙。天下城隍庙分四等级,都城隍统管省府。进大门梁上悬一巨大算盘抢眼,仰头细看,较日常所用算盘,上格少一行珠子。道长告知:人算不如天算。

广州都城隍庙

猛然见到如此年轻俊朗道长,精神一振。道长笑容可掬,自言毕业于中山大学,西关人。一下拉近距离,让道教走下神坛,步入生活。讲解亲切生动,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年轻道长为众人讲解城隍庙历史

正厅有世界最大铜版画,男女阴阳,男女有别。东墙为男:盘古开天地,三清端座于下。西墙为女:女娲补天居上端,下为玉皇大帝。文昌帝君坐东墙画前,管学业。斜对月老新君管姻缘,求佳偶。南汉国王座正中,衣冠南渡,太平一方,护国佑民,得一方百姓拥戴,奉为羊城神明,即城隍爷。大厅五进制,五根柱子南北纵向,此为皇帝御封。 

左右城隍爷为百姓尊奉的清官,右邊城隍爺為大明忠臣楊繼盛,左为海瑞。城隍庙即是城市佑护平安之地,亦是道教之宫。汉至明,道教均为国教,儒家对官员,释家对百姓。都城隍廟有木雕石雕磚雕,還有灰塑陶塑,各有讲究,岭南特色。

世界最大铜版画

致美斋,南国酱宗。1608年开始生产,没吃过致美斋不是广州人。同行多为地道正宗广州人,广州成长。纷纷回忆童年打酱油,大缸盛油,竹筒卖油。故土老店,异常亲切,忆旧话语滚烫。让军队大院长大、远离街坊、永远异乡人的我羡慕不已——有故乡且一生不离,多好!

致美斋,南国酱宗

北京路,自古官道,东哥开讲,言之凿凿: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湖,连着南越王宫的皇宫;不远处天字码头,各个朝代的总督来广州,必乘船上岸从官道到城隍庙。北京路地下有十一层不同朝代路面,乃老城中心。东哥详说:北京路在五代十国南汉朝时有一个西湖,是皇家宫苑,现只剩下教育路九曜坊遗址,内有池塘和若干太湖石,整体建筑当年被未代王刘鋹所焚。刘家五代皇帝皆为暴君,不影响刘龑神像稳坐城隍庙正中位置几百年。

广州老城示意图

活动发起人李老师,深情怀念父亲李瑞然:我做中学老师的父亲拍了四万多张照片,记录羊城变迁,80多岁还上街找景,被誉为“羊城草根摄影第一人”。走在父亲生前拍照路上,讲述往事,有点激动······

李老师(红衫者)在讲述其父街拍广州故事

流水井,其实是一条书院街。清时各姓祠堂接待来省会考试的本族学子,学子骑白马进城,到此下马休息,马渴饮水。

清官府不许汉人城里建祠,恐聚众造反;广东人聪明,做成了书院,掩护祠堂。名记者富哥对老城如数家珍。

(名记者富哥为众人讲解广州历史)

据传南越国王赵佗长寿至104岁,乃羊城第一食客吃货,大龟大蛇,珍禽奇兽,无所不食。宫殿遗址考古,发现巨大龟壳,可见喜食。岭南自古深通食疗养生。故步行内容之一为寻城揾食。

南越王墓中发现的食物种类繁多:蛇、黄牛、家猪、家鸡、山羊、水鱼、龟、黄鱼、广东鲂、虾、鲤鱼、河蚬、青蚶、禾花雀等,琳琅满目,食谱甚广。可见,食在广东确有渊源。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第一站广州非遗老店——盲公刘南乳花生,广州百年小吃,四传承传,正宗老味道。承传人明哥去过新加坡见大世面,中年返穗,接手老店。明哥本事名声遐迩,资深饮食业咨询顾问,若名医诊断,三个月不赚钱不收咨询费。第二站阿姨牛杂,据说北京路一带最正味道。竹签为筷,食之叫好。牛肠牛肚嚼劲,最喜喉管爽脆。虽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是岭南味道淳厚质朴耐人寻味。牛杂不同,口感殊异呵!

明哥扮盲公唱粤曲小调

活动收尾于老茶楼,体味广州老城茶馆风景。茶楼炒在以老广州街坊门铺为墙,瞬间回到老城旧时光,恍惚悠然,满满穿越感。一盘鸳鸯鸡先声夺人,白切鸡豉油鸡各半,一浅一深,色泽分明;五柳蛋,养眼可口,酸姜酸笋加入,做法讲究;小汤包牛肉丸叉烧拉肠,各具风彩,均有来头。

(北京路上美食)

近距离见全媒体达人广东电视台金玲,手扶神奇摄影架,上安三台手机,同时摄像,直播活动现场,轻声解说,随时互动。全副披挂,火力正猛。快手抖音,追捧者众。

全媒体达人广东电视台金玲

北京路文化步行,触摸广州肌理,见识民间达人大咖。夫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真切!实在是卧虎藏龙,高手民间。

弥足珍贵还有步行者情怀一致,民间传统文化不可绝传于我们这一代。习之传之,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为羊城添彩增光。

三人行必有吾师

2019年7月23日·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