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之下,越王山水之间,“一支笔”深深扎根于沃土,仿佛书写着雅色人民日趋美好的幸福生活。作为雅色村的文化地标,雕塑《雅色新画卷》依次展示了雅色宗祠、越王山、新农耕农作、特色经济葡萄园、新农村风貌、客家新婚回门风俗场景等,一股浓浓的“艺术范儿”让人赞叹不已。
古竹镇雅色村风貌。(摄影:张涛)
而《雅色新画卷》雕塑边上,雅色村的乡村振兴项目——由帮扶单位深圳报业集团捐建的党员培训基地和艺术家工作室正在稳步推进中。而一路之隔的“巾帼农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
各村挖掘开发和发展空间
对于雅色村来说,2021年的夏季是“甜甜的”。雅色村葡萄园内阳光玫瑰、夏黑、蓝宝石等品种深受游客的欢迎,前来果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2021年葡萄园有5万多斤产量,销售额150多万元,有近50万元的收益,平时葡萄园优先聘用本村劳动力,联农带农能力较强,实现集体、农户双赢。明年开始,雅色葡萄园将实现长达10余年的丰产期。”当地一村干部说,目前,雅色村已建成现代化大棚约100亩,其中种植葡萄90亩、优质草莓5亩、优质圣女果5亩,另外还有中草药园200亩,生态农业种植基地50亩。
这是古竹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了解的村情之一。古竹镇是个农业镇,下辖18个行政村,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河源市政协、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对口帮扶。目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有7人。为了解古竹镇发展情况,工作队进驻第三天就开启下村之旅,前后用了三周时间将镇域18个行政村调研全覆盖,掌握各村的人口、土地、产业、文化、人才等各方面情况。
张庆欣说,调研中发现,各村村集体无产业是普遍情况,仅雅色村(葡萄园)、双坑村(双坑土鸡)、上联村(厂房租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无产业村集体收入多半集中在鱼塘、山林资源出租、江东新区产业园分红等。但各村优势资源也不少,如蓼坑村的红色资源、留洞村的越王山风景区及茶资源、平渡村的芋头、水东村和槎岭村的荔枝产业、下洞村的文旅产业设想,都有巨大的开发和发展空间。
精准施策产业振兴成效喜人
通过精准施策,古竹镇产业振兴成效喜人,已形成了“中草药种植、葡萄园、双坑土鸡”等三大特色产业,交出了一份厚厚的“答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管理模式,集约水东、雅色、榴坑、蓼坑土地打造810亩中草药基地,2021年可实现盈利132.94万元;突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优势,兴建雅色葡萄园基地,2021年实现利润30万元,预计2022年后每年可实现利润80万元以上;发挥深圳广电集团媒体优势,打造“双坑土鸡”品牌,2020年出栏土鸡100多万只,产值1.2亿元,利润超过1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古竹镇还因地制宜推动风貌带项目起步规划。以点带面,以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为支撑,用越王山风景区辐射孔埔、留洞、雅色、雁头、新围5村,发挥新围民俗舞狮文化、雁头庙会文化、雅色农业观光采摘资源、孔埔长排山、留洞越王山风景区和红色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优势,突出“五味留洞”“六合孔埔”“七彩雅色”“暖暖新围”“美美雁头”设计主题,打造总长15公里的“江东越王·文道”区级风貌带。同时以线串点,以临古路景观大道和东江绿道串联水东、槎岭、四维、新围和蓼坑村,依托5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以“甜甜水东”“香香槎岭”“湾湾四维”“暖暖新围”“红色蓼坑”设计主题为切入点,打造总长15公里“江东荔枝·红道”镇级风貌带,以风貌带建设打造古竹特色旅游风光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水东、槎岭、四维、新围、孔埔、留洞6村已完成规划设计二稿。
串珠成链式的乡村旅游,为雅色村实现“三产融合”增添了信心。而即将通车的赣深高铁,更将雅色村乡村旅游引向深入。目前,雅色村“两委”正在与区、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及深圳报业集团积极沟通,借赣深高铁通车的契机,谋划两天两夜游玩雅色线路,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周末休闲游玩增加一个打卡地。
特色产业拟“提档升级”
10月12日,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叶浓青率团队深入到古竹镇水东、槎岭、榄溪等村开展荔枝优良品种引种示范与管理技术服务工作,以推进荔枝优质品种进村入户,改善荔枝品种结构,打造一批荔枝品种、品质改良示范户和示范基地。
而在古竹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看来,作为荔枝、龙眼等当地传统种植产业,相关村应该更好地打通销售端,同时进行产品深加工,如制作荔枝干、荔枝酒等,探索产品多样性,进一步扩大销路。张庆欣说,接下来,工作队将协助古竹镇在提振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加速培育发展动能。发展现有的雅色葡萄园、双坑土鸡、中草药基地规模产业培育,推动留洞岩茶、平渡芋头等项目落地,探索水东、槎岭、新围、潮沙荔枝品种改良新出路,利用科技帮扶定位各村产业振兴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