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器“复生”,中山成功复原并展出两款箜篌乐器
  • 来源:中山日报
  • 发表时间:2021-09-01 14:09

【人文广东】古乐器“复生”,中山成功复原并展出两款箜篌乐器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这是古人形容箜篌之音的诗句。

8月28日,中山市三乡镇巨龙文博园内的箜篌匠资料馆,展出了最新复原的、名为“金彩羽”的宋箜篌和名为“胭紫”的敦煌一弦凤首箜篌。作为这两款箜篌复原面世的首展,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等单位的演奏者们现场弹奏,让来宾们聆听到了千年古韵。

    

本次复原并展出的两款箜篌。(摄影:柯颂)

“这次展出的两款箜篌,是我们夫妻根据一些古籍残本研究制作的。”在展出现场,资料馆的主人、两款箜篌的制作者黄祎琦介绍说。

据了解,2007年,黄祎琦退休后携夫人许碧兰回到老家中山定居,开始了箜篌的复原制造及演奏研究。2011年,夫妇二人成功复原制造出了两台可演奏的古箜篌,黄祎琦也因此被业内誉为重塑可演奏用竖箜篌“第一人”。2020年8月28日,黄祎琦夫妇建立了“箜篌匠资料馆”,这也是国内首个以箜篌为题的资料馆。2021年7月,黄祎琦还被授予“2020年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制作师”称号。

目前,黄祎琦制作有古竖箜篌、卧箜篌、凤首箜篌、出土箜篌等。他介绍:“这是在原有结构和数据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的因素、演奏习惯而复原的箜篌,宜古宜今。”许碧兰告诉记者,目前复原制作的箜篌数量还很少,今后还会继续努力,并为青少年们开设公益培训班。

    

黄祎琦、许碧兰夫妇。(摄影:柯颂)

(作者单位:中山日报)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