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是指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统称,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
说起广绣,也许大家会有疑问:这么漂亮的外销品,当时是在哪里销售的呢?其实,在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附近有大量与广绣相关的店铺和作坊。
协纶字号
图为清末“协纶字号”酸枝木镶螺钿框广绣花鸟纹挂屏(一对)的整体图。(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图为清末“协纶字号”酸枝木镶螺钿框广绣花鸟纹挂屏(一对)的局部细节图。(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这对挂屏绣工精湛,“长穗子”纹样特别。背后张贴有出售该屏的商户“协纶字号”广告单,从中可知该店铺位于广州状元坊,出售的绣品种类十分丰富,有顾绣、戏服、生活用品、装饰用品及贺寿、婚嫁等喜庆用品,一应俱全。
昌泰造
图为清末“状元坊昌泰造”博古花卉人物纹窗帘(一对)的整体图。(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图为清末“状元坊昌泰造”博古花卉人物纹窗帘(一对)的局部细节图。(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这对窗帘上有“状元坊昌泰造”款识,是研究清末广绣的珍贵材料。
清代中叶,广州城内有绣铺五六十家,多集中在状元坊、新胜街、下九甫等地。下九甫光雅里有和安、和盛等店经营披肩、绣巾等洋庄货,状元坊有鸿章、余茂隆等经营顾绣戏服,新胜街有三四十家经营绣画、会景。绣庄形成经营分工不同的行业模式,反映了当时广绣空前发展、分工细作的盛景。值得注意的是,广绣并没有专门的店铺经营,多和其他绣种一起在广州城内冠以“顾绣”名称的店铺售卖。一方面反映了此时上海顾绣发展迅速,以顾绣为代表的“画绣”成为最流行商品,也反映了广绣与顾绣、其他绣种的交流与融合,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永生祥——打着“顾绣店”名号卖“广绣”
图为清末广绣松鹤图挂屏的正面图。(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图为清末广绣松鹤图挂屏的背面图。(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这件挂屏背面有店铺广告单:“盖闻天孙云锦绣来五色之丝秋岳毫端写出万花之卉,平原君金光玉照百悄神情,王羲之铁画银钩一针活现,此美术因得其精而巧手亦操夫其擅也。本号绣品其画稿皆摹自名家,而墨宝则求诸名翰,专攻针刺日益精良,凡属设色花卉、翎毛走兽,针针得宜,丝丝尽美,其余山水人物尤为精细,更有订购颜柳欧苏诸名家四屏中堂联条等字体者均有真迹贮备。绣出笔法各画其妙,兼备各式顾绣礼服沪装褂裙,中外栏杆诸款绣品任意购采,如蒙光顾,请移玉面商取价克己定,将依期无误也。广州市下九甫,门牌三十八号。永生祥顾绣店谨识。”
从这张广告单来看,这间店铺名为“顾绣店”,顾绣在明清时期名气大,做工精美,售价亦高,由于当时没有专门售卖广绣的店铺,因此清末广州本地绣店常打着顾绣店的名号来吸引顾客,售卖以名家书画为蓝本的绣画,同时还紧跟时尚潮流售卖顾绣及上海一带风格的服装。
耀华东黄广利制
图为民国黑缎地广绣牡丹对襟裙褂。(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这是民国时期广府地区新娘出嫁时穿的裙褂。这套服饰的包装盒是一个纸盒,上面印有“三隆祥绸缎,石井市卖糠巷”字样,还有一幅端庄的美人图做广告。四条折边分别印有广告词“专办翎毛顾绣”“缝纫美化新装”“选料优美缝工精巧”“搜罗新奇丝发”。
图为服饰的配套包装盒。(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图为包装盒上“广州长寿西路耀华东黄广利制”字样。(来源: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作者单位:广州十三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