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西街保留了大量清末、民国时期的别墅、民居
海珠区南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天军谈为民办实事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丘珮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收看收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有40余年党龄的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天军心潮澎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每天与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吴天军说。
作为海珠区最早的城区之一,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在新的征程上,南华西街如何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带着这个问题,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对吴天军进行了专访。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先有南华西,再有海珠区”,南华西街至今已有245年历史,其中南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大量的清末、民国时期的别墅、民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街道历任领导班子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
2019年5月,吴天军担任南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前任基础上,把更多目光放在活化利用上:“我们之前在挖掘历史、保护历史上做了很多工作,接下来我认为要利用起来,让文化记忆的传承起到更大的作用。”
2020年,海珠区提出构建“一区一谷一圈”发展空间布局,其中在西部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明确要注重保护与活化,高品质推进南华西骑楼街、洪德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仅凭街道的力量是‘小打小闹’,恰逢赶上海珠的规划布局,加大了南华西街活化利用的步伐。”吴天军说道。
据悉,海珠区目前率先对洪德巷核心区进行有机更新。“文化方面,我们计划引入广绣、木偶、彩扎、木雕、古琴、粤剧大师,设置文化书店、文化沙龙展厅、广府文化文创馆等;业态方面,计划引入老字号餐饮、骑楼文化轻酒吧、广式品茶体验馆、新中式健康餐吧、广式传统饼店等,完善商业餐饮配套。活动方面,定期举办青年潮流摆摊街、新风尚新春花街、元宵中秋灯会等潮玩集会,建设具有岭南园林风格的休憩空间,为街区吸引年轻住户群。”
吴天军透露,街道正积极配合区有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组织专班小组全面摸查洪德巷核心区私房情况和征求居民意见,目前多数居民赞成改造,“对在地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有提升,而且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满足他们的美好生活需求”。
党建引领提升社区治理模式
墨绿色的围栏、绿白相间的花砖……沿着南华西街新启用的“1+1+10”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参观研学线路,可以看见对照旧照片复原的南华西街托婴所。近日,南华西街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1+1+10”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和参观研学线路,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党史、办实事,南华西街把精神力量化为实践力量。作为典型的老城区,多年来,南华西街大力推进“七大片区”和深化提升“十为”服务品牌建设,不仅创造性探索出“熟人社区”治理模式,而且全方位推进社区服务模式创新。
吴天军介绍,“熟人社区”一开始由居民自发形成,互帮互助。如今,街道通过成立居民议事会、定期走访、制定邻里公约、建立街坊群防队伍等方式,将“熟人社区”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更注重发挥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的力量,通过党建引领对“熟人社区”模式进行提升。接下来,街道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南华西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