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狮、哐夹狮、猪头狮、猫头狮,你认识吗?

来源: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3-20 22:46
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2021-03-20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每逢春节总能见到敲打锣鼓,舞狮拜年,以此示消灾除害,报吉祥之意。在一些喜庆日子里,民间也常以狮舞助兴。一般的南狮和北狮大多人都看过,但具有佛冈特色的鸡公狮、哐夹狮、猪头狮、猫头狮你又认识多少呢?

鸡公狮:雄鸡起舞祈丰年

问你狮头哪里来?我的狮头东方来,家住果山住柏木,柏木林中启程来。问你狮头有几重有几长?狮头二斤十四两五钱,狮被三尺六宽七尺长。

这是佛冈县迳头镇甲名村舞鸡公狮对狮时的一小段豪门歌诀。鸡公狮起源于明代的迳头甲名村,以公鸡头的形状编织为狮头,插上山鸡羽毛,其外形似公鸡,面似狮虎,用青竹、硬纸、花布、明镜、铜铃、羽毛制作而成,狮身为色泽艳丽的布质。在佛冈客家人看来,鸡公狮是凤的化身,相信它能驱邪、旺丁,为族人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狮活动大多在重大喜庆节日和重要活动中进行。舞狮队撑着狮旗,众人围腰束身,手持刀、枪、剑、戟、飞耙等武器,簇拥舞着的狮头前进。舞者模仿公鸡的轻盈步伐,生动有趣,喜庆热闹。春节期间,舞狮队舞往各个村庄“采青”,并拜祠堂、门楼,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热闹非凡。2013年,迳头舞鸡公狮被收入清远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舞鸡公狮(来源:佛冈县史志办公室)

舞鸡公狮(摄影:黄超贤)

舞鸡公狮(来源:佛冈县史志办公室)

哐夹狮:狮中之王

哐夹狮在佛冈迳头、高岗地区流行,又名康哈狮,其个头不大,却在狮头前额上画“王”字,所以“哐夹狮”又称狮中之王。据传哐夹狮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予“狮王”封号,只在朱姓围村中流传舞动,且当其他舞狮队与舞哐夹狮队相遇时都要礼让三分。

哐夹狮与普通狮子区别在于:一是狮子头上有一个“王”字,其他狮子没有;二是狮口是用两张木板制成,成方形,凸在狮头前,舞动的时候,一只手控制狮头,一只手控制狮口,狮口在一张一合的时候,发出“夹、夹、夹”的声响;三是在拜门合行锣鼓的时候采用“七点梅花”锣鼓声,在走路的时候采用“三点头”锣鼓声。舞狮过程鼓点以中、快板为主,舞动灵活、敏捷,步伐刚劲有力。整个舞狮程式与舞鸡公狮基本相同。舞哐夹狮这项民间民俗活动在高岗镇学堂前村传承,距今已超过300多年。2009年,哐夹狮被收入佛冈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狮中之王哐夹狮(来源:佛冈县史志办公室)

猪头狮:带来吉祥好年景

猪头狮起源于清代的石角镇龙南龙蟠村,流传已有300多年,是该村特有的舞狮习俗。猪头狮,以猪头的形状制作狮头,在新春佳节、元宵上灯、新居落成、商铺开张、祭祖庆典以及接“三王”活动时舞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宗祠祭祖活动,刘氏大宗祠所属宗亲,均带猪头狮队伍及祭品前来祭祖。舞狮队撑着村旗,众人围腰束身,手持刀、枪、剑、戟、棍、飞耙等武器,簇拥舞动的猪头狮前往。活动从清早开始,到中午结束。在祭祖高潮时,各路汇集的群狮起舞,鞭炮、锣鼓齐鸣,场面热闹火爆,呈现出人们遵祟先袓、传承祖德、舞狮会亲、团结和谐的气氛。

舞猪头狮(来源:佛冈县史志办公室)

龙蟠村祭祀宗祠的猪脸双狮(来源:佛冈县史志办公室)

猫头狮:寓意长寿的吉祥物

猫头狮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佛冈县迳头、水头、石角镇部分村的舞狮习俗,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传说猫有九条命,因猫的形态与狮头形状相似,两者结合,象征“长寿吉祥,驱邪辟害”之意。在新春佳节、元宵上灯、新居落成、商铺开张、祭祖庆典时,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猫头狮,以示祥瑞、祝愿及寄托。

猫头狮在宗族祠堂祭祀时,舞狮表演按照“三拜祠堂门”“三敬门槛”“拜前天井”“拜中厅”“拜后天井”“拜后厅”“拜后采青”先后顺序进行。

猫头狮是一种流传盛兴的地方传统狮舞,集观赏、健身、娱乐、喜庆、竞技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舞蹈艺术价值。舞狮队员在农闲时练舞狮,逢年过节就大展才艺威武起舞,使寂静的山村充满喜庆和热闹的气氛。

舞猫头狮(来源:佛冈县史志办公室)

编辑:王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