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歌到山歌剧,惠州闯出戏曲发展新路子

来源: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3-13 22:42
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  2021-03-13


罗浮山下,东江河畔,客家人迁居惠州400余年,客家山歌在这里传唱已久。


以黄红英、古东权、周春庭为代表的客家艺术爱好者,在惠州市、惠阳区发起成立客家艺术团。他们登上央视舞台表演,唱响客家山歌;走出国门开展文化交流,传承客家文化。


以客家山歌为唱腔音乐的客家山歌剧,在他们的耕耘与坚守下,慢慢在惠州兴起。2017年,惠阳首部山歌剧《古井传奇》首演,吸引上千名观众观看;目前,独幕晚会山歌剧《南粤红棉》正在紧张筹备中,该剧讲述了广东省首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的英雄事迹,预计今年9月底正式首演。

山歌情景剧《古井传奇》剧照。(来源:南方日报)


鼎盛时期惠阳人人皆唱客家山歌


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赣南迁居惠州,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惠州客家人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


逢山必有客,有客就有歌。惠州客家山歌题材丰富、涉及广泛,常以描述日常生活、农耕劳作、风土人情、情感等为题材,记载着惠州客家人的生活发展轨迹和喜怒哀乐,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惠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团长古东权介绍,歌者可根据主题和场景自行发挥,歌词多使用当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反映风土人情,朴实无华,表达生动、形象、风趣,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惠州市惠阳区,客家山歌发展演变成惠阳皆歌,因其易学易懂、人人皆唱,故称为“皆歌”。“鹅城万雉半入鉴光,渔歌樵唱朝夕相闻,杭颍之匹诚亦无愧。”关于惠阳皆歌的记载,见于清乾隆《归善县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惠阳皆歌发展至鼎盛,现主要分布在以惠阳区为中心的客家地区,其影响辐射海外客属地区。2013年12月,惠阳皆歌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论舞台大小,只要观众喜欢,我就上台尽情演唱。”惠州市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黄红英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活动,让惠阳皆歌漂洋过海,她也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山歌明星”。


作为惠阳皆歌的非遗传承人,近年来,黄红英深入惠州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和部分农村学校,坚持进校园传承惠阳皆歌,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黄老师唱起皆歌来,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好听。”


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曾三上央视


上世纪五十年代,源于清代客家提线木偶剧的“丑戏”、以客家山歌为唱腔音乐的客家山歌剧,在赣南、闽西、东江流域等客家地区发展起来,并传播至东南亚等海外华人聚居地,拥有上亿群众基础,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戏。


客家山歌剧以客家方言为舞台语,文学剧本用客家语言使用习惯写成,以演出现代戏、生活戏见长。唱词以客家山歌的基本格式为基础,台词多为生活中的村言俚语,富有哲理与情趣,乡土气息浓郁。


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客家山歌剧有“美丽的山茶花”之美誉,入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2018年,客家山歌剧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具体到惠州,除了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外,在抗美援朝等各个历史时期,东江流域均有一批为配合新形势而演唱的山歌,有的以山歌剧的形式上演。


据《惠州市志》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期,惠阳县、博罗县一带流行山歌剧。1963年2月,惠阳县成立山歌剧团。1965年下半年,惠阳县分为惠阳、惠东两县后,该团划归惠东县文化局管辖,山歌剧团被改为渔歌剧团。


此后,惠州再无专业性演出的山歌剧团,仅仅依靠民间自发成立的客家艺术团体,传唱客家山歌,自编自导自演山歌剧。


2009年9月,在客家女周春庭的发起下,来自惠阳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的文艺从业者聚在一起,组建起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旨在弘扬客家文化艺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成立后坚持走原创之路,广泛招纳客家艺术精英,收集客家艺术题材,创编出一系列反映客家文化的艺术作品,节目形态也扩展到山歌、舞蹈、小品和山歌情景剧等多种样式,曾三次登上央视舞台、两次赴马来西亚演出。


2012年起,周春庭带领惠阳客家文化艺术团,以惠阳古井的民间传说故事为蓝本,筹备打造惠阳有史以来首部山歌剧《古井传奇》。


该山歌剧分《逃荒》《求雨》《奉旨》等6个篇章,通过各种场景设置,人物内心斗争,原汁原味的山歌曲调,再加上优美的客家舞蹈,展现惠阳客家先民勤劳、善良的优良传统。整场以客家话对白和演唱,现场实时展现台词以供观众理解。


周春庭向记者介绍,《古井传奇》从剧本到演出,均为惠阳客家艺术团原创,经过5年的酝酿、2个多月的排练,于2017年1月13日正式首演,90来名参演者中大部分是惠阳本土演员。


周春庭特别提到,如今,20多名主力演员仍活跃在惠阳客家艺术团内。如若要安排重演,只需招纳部分群众演员复排,3个月内《古井传奇》就可重返舞台。


山歌剧《南粤红棉》预计9月底首演


近年来,在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惠州客家山歌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随着全国戏曲市场进入低潮期,客家山歌剧在惠州的发展也是停滞不前,少数民间客家艺术团体凭着一腔热血和情怀在艰难探路。


2004年,在黄红英和古东权的带动下,10余名来自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文艺骨干和退役文艺干部,组建了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因为对客家文化的热忱,他们“抱团取暖”,自发参与排练和演出。经过多年发展,艺术团陆续吸纳了50多名团员,创作演出一批具有浓郁东江特色的艺术作品,将客家山歌唱响海内外,被海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称为“客家山歌第一团”。


2007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赴北京录制“东江客家山歌”专题节目,在海外客属乡亲间反响热烈。该艺术团还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演出,为当地举办客家山歌培训班。


经过十年沉淀,自2015年开始,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着手打造原创作品,陆续推出《围屋的月光》《榕树下》《小酒窝》《喝一杯热茶再走》等一批带着浓浓山歌味的作品,斩获省、市各级奖项无数。


古东权感慨道,作为一个民间非营利组织,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成立近20年来,没有任何经费来源,在原创生产、专业提升、服装道具购置等方面捉襟见肘,难以支撑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导致艺术团无法真正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希望政府部门给予更多关注和扶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献礼党的百年华诞,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正在全力打造独幕晚会山歌剧《南粤红棉》。该剧以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为主角,主要讲述她被捕入狱后坚持教人识字、最终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


“客家山歌在惠阳人人皆知、传唱度广,而高恬波正是从惠阳秋长走出去的革命女英雄,《南粤红棉》就是用咱们惠州原汁原味的山歌,讲好惠州人自己的故事,意义不凡。”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副团长林秀花介绍,目前,惠州市群星客家艺术团聘请了多位专业戏剧家对剧本进行精心打磨,并多方筹措资金,以期尽快开展排演,争取9月底正式首演。


观察眼


培养本土人才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建设文化强市,既要打造常态化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也离不开文艺精品的有力支撑。


《小巷总理》《千年之约》《邓演达》《一缕阳光》……近几年惠州文艺精品层出不穷,也拿了不少奖。演出结束后,这几部剧的历史使命几乎完结,后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微乎其微。


我们可以看到,为保障文艺精品的创作和演出,惠州各级政府部门给予了不同力度的资金支持。如何把这些资金花在刀刃上,实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值得思考。


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离不开资金的扶持,专业人才同样不可或缺。笔者认为,高价外请国家级创作及演出团队,创作质量和舞台效果有一定的保障。但毕竟是“一次性消费”,对促进当地文艺创作和演绎水平的整体提升十分有限。


惠州多位文艺从业者建议,接下来,惠州应着重培养本土文艺人才,聘请专业老师严格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作和演绎水平,既可以繁荣文艺创作,还可以实现常态化演出。当本土文艺人才成长起来,可以不断反哺家乡,形成良性循环,激发惠州文艺市场的内生动力,为惠州打造文化强市不断输送优质人才。

(作者单位:南方日报)

编辑:王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