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当代杂技剧《化·蝶》首演圆满落幕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莫斯其格、黄岸 发表时间:2021-03-08 23:36
广州日报  作者:莫斯其格、黄岸  2021-03-08
《化·蝶》代表杂技剧这种跨艺术门类形式达到了新高度。

杂技剧《化·蝶》(摄影:侯扬)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当代杂技剧《化·蝶》3月5日-7日于广州大剧院歌剧厅首演。演出期间,观众掌声如潮,单场表演观众鼓掌次数高达80多次,观众用掌声表达出对作品的喜爱之情。在3月7日上午的专家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也对作品给予充分肯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化·蝶》让一个梦幻般的故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这个剧非常不简单的一点,是把杂技和戏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面交出一份非常棒的答卷”。

以多元艺术语言讲述梁祝故事

杂技在多数人心中是高难度技艺的展现,除了惊险刺激便再无更多印象。当代杂技剧《化·蝶》以国内家喻户晓的传奇梁祝爱情故事作为主线,甚至一直延伸到当代城市生活,展示了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剧情更加丰满。

该剧由总导演赵明、编剧喻荣军、艺术指导宁根福、舞美设计师秦立运、服装造型设计师李锐丁等国内顶尖艺术家精心制作,广杂总经理兼艺术总监吴正丹携其黄金表演搭档、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魏葆华领衔主演,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100余位中青年演员联袂演出,以多元艺术语言讲述梁祝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为使每一幕的剧情能够清晰传递给观众,快速将观众带入舞台情境,整场表演足足加入了32项杂技节目,其中有不少群体节目,考验着演员的整体默契度和动作熟悉度。

同时,该剧还将杂技、舞蹈、戏剧等不同艺术门类相融合,通过当代舞台表演形式化“技”为“剧”,为杂技动作赋予更深刻的情感内涵和文学底蕴,让更多观众认识到,现代杂技不再是单纯炫技,而是能与典雅芭蕾媲美、具有国际化审美的综合表演艺术。

《化·蝶》3月5日起正式首演,一连几晚的演出中,观众们都用如潮的掌声表达心中的激动。有观众告诉记者,自己是“二刷”《化·蝶》,“这部剧试演的时候就看过一遍,首演再看一遍,没想到还是这么感动。当‘肩上芭蕾’一幕上演时,感觉杂技跟故事就是这么搭!”

《化·蝶》代表杂技剧这种跨艺术门类

形式达到了新高度

7日上午,杂技剧《化·蝶》专题研讨会在广州举办,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力等专家纷纷对该剧的创作表示肯定。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化·蝶》这部剧非常不简单,它把杂技和戏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肩上芭蕾’等杂技的动作、技术都变成情感的升华——技术和艺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非常精准,特别美。”

在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看来,相比于影视作品,杂技表演更具现场性、真实性、挑战性、惊险性,“演出者极限的肢体语言加入戏剧的叙事和冲突、舞台的渲染与烘托,更容易产生意境和实现共情,而《化·蝶》正是将技巧和剧情高度融合,代表着杂技剧这种跨艺术门类形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力认为,该剧惊喜连连,“比如两只蝴蝶的杂技元素是空竹,这非常有意思。我们不仅看到吴正丹和魏葆华在‘肩上芭蕾’方面的创造,也看到他们表演方面的能力,他们的表现超出想象——原来杂技剧的表演还可以这样”。

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化·蝶》总导演赵明表示,艺术创作是破和立的关系,“杂技艺术如何破、怎样立?我觉得就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这是我对这部剧的向往和追求”。

据悉,3月首演圆满落幕后,杂技剧《化·蝶》即将开启巡演新篇章,计划陆续前往佛山、深圳、江门等地进行省内巡演,随后往北京、上海等地表演,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共赏唯美创新的杂技艺术。待国外疫情缓和、文娱市场复苏时,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还计划将《化·蝶》带到更多国家,向世界观众展示中国杂技艺术的无穷魅力。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