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助力广州文商旅融合 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新名片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詹淑真;曹畅;宋翡 发表时间:2025-04-30 09:16

太古仓全景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詹淑真 通讯员 曹畅 宋翡 

图/广州港提供

4月28日,总投资20亿元广州市“攻城拔寨”项目太古仓壹号正式发布。项目坐落于广州百年太古仓码头,建成后与太古仓合体10万平方米,集文化展贸、商务办公、观光旅游、时尚艺术等功能于一体,形成广州首个港口文化主题艺术休闲商业地标,为广州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建设消费中心城市作出贡献。

广州首个港口文化主题休闲商业地标

据介绍,项目所处的太古仓码头是广州市著名商标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由原英商太古洋行始建于1904年,收归国有后由广州港集团运营,分为太古仓一期和太古仓壹号项目。太古仓一期于2012年完成升级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活化历史文化元素和工业遗迹,在保留原有码头区完整性、真实性、历史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性引进新业态,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贸发布、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千万人次。

太古仓壹号项目在太古仓一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扣“千年广州港·百年太古仓”的主题核心,基于当前全球倡导的集宜居(Amenity)、商贸(Business)、生活(Life)、环境(Environment)于一体的ABLE国际社区涵养理念,与太古仓码头特点相结合,以江景、港口码头及公园商业交织一体,更以“夜经济+微度假”定义滨江商业新生态,涵盖小资、网红、历史文化、亲子、艺术活动等文商旅元素,打造高品质、一站式精致消费体验目的地。

太古仓壹号是海珠建设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推动珠江沿岸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2022年3月动工,预计今年8月底竣工交付。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塔楼3栋共16层、裙楼3层、商业独栋7幢、地下3层配备近900个标准车位。

太古仓壹号将提升太古仓的商业体量,从规划结构、空间肌理、建筑风格等层面多维度改造升级,对现有滨水元素、港口元素和洋行元素进一步拓深拓宽,鲜活呈现“广州商贸文化的时间博物馆”。

以“百年码头”为载体的滨水游玩线

浩渺珠江,是广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所在。按照《广州市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工作方案》,广州港集团以珠江游为重要抓手,从“船上、水上、岸上、楼上”四个维度,全面推进打造“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太古仓壹号项目乘势而来。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离不开鼎盛的港口文化,更少不了以“百年码头”作为载体。太古仓壹号项目正是源于广州罕见百年码头——太古仓码头的人文艺术更新,以高标准建设运营,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基因,呼应广州新文商旅融合圈打造,创新性建设的一处集文化传承、艺术展示、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摊开广州珠江后航道地图,会发现一条以太古仓壹号为核心的“一江两岸”黄金线。一江是根植于广州港集团强大业务平台,形成人居-夜经济-游艇-珠江游轮等文商旅融合的滨水游玩线, 两岸是太古里、万象城等商业地标与白鹅潭艺术中心等文化地标群落的繁华商业线。作为珠江璀璨明珠与广州港集团战略答卷,太古仓壹号正重塑“世界级水岸观光旅游目的地”的广州范式。

历史风貌与当代体验有机融合

太古仓壹号项目在太古仓码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建筑形象与场地景观设计高度融合,商业独栋通过25°旧仓经典坡顶的坡顶轮廓再现文化延续、利用空间形态和文化构件等部分西方实用主义设计要素,升级珠江两岸的景观空间。

“通过打造‘一轴一心两环’沉浸式商业综合体,融入文化地刻、艺术雕塑等系统,将广州港口交易商贸场景、货箱编码等文化符号转化为现代商业建筑形象。让市民游客直观感受港口码头的文化记忆,体验历史风貌与当代体验的有机融合。”广州海港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兆斐介绍道。

太古仓壹号项目建成后,将以“前江景-中商业-后庭院”的三维空间格局,充分发挥珠江的景观资源力、高奢商业的人流吸附力与顶级人居的生活力,成为广州滨水艺术人居的新地标。

粤ICP备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