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的红薯粉条,有了情感的期待和加持,就在时光的流淌中有了重重的份量。张敬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写下对岳母的回忆,由侯玉婷动情真挚地诵读,表达深切的缅怀。
《岳母的双手》
作者:张敬
朗读:侯玉婷
每次说起岳母,都仿佛看到她那双布满裂痕的手在忙碌中忽隐忽现,那是她唯一没有被时间带走的痕迹,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底片上。
岳母没有读过几天书,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心灵手巧,双手搓出来的红薯粉条(我们称之为鸡木虫),条条均匀,有如机器制造出来的一样。搓红薯粉,必须先倒入烧开的水,在一两分钟内搅拌搓成团,不怕烫手乃是做成的前提。岳母的双手似乎有免烫力,飞快地将粉搓成条,最后在油盐锅里炒出又滑又香、软硬适中的粉条,吃起来风味独特甘香无比。
听妻子说,她母亲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为一家大小操劳,一天到晚几乎没有见过她休息,仿佛具有无与伦比的精力和毅力。操劳过度,日久成病后,甚至是在病重期间,她从来没有呻吟示弱,一心不想让子孙们难受。
岳母从几百公里之外的家乡来到我在广州的家,那段时间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她的双手能使窗户变得明亮,使客厅一尘不染,使厨房干干净净。她买菜做饭,非常合我们的口味,让我们一家三口能够轻松工作或者愉快读书。我们都想岳母常留在家中,但在故乡的另一个大家庭,也在期盼着她勤劳的双手。
岳母持家有方,富有智慧。4个儿媳妇进门后,她将堂屋的八仙桌擦得锃亮,“碗要端平,心才能落得实”。邻里四方总说,她布满老茧的双手,能够抚平所有褶皱。二十余口的大家庭能和睦相处不分家,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家庭”,让众多邻里羡慕有加,岳母的言传身教功不可没。
在岳母坟前,我忽然明白,她虽然不识字,却用一生的光阴在儿女心里写下了深刻的文字。那些在厨房劳作时留下的掌纹,那些在穿针引线中造成的沟壑,那些在洗衣盆中磨出来的老茧,原来是比任何典籍都厚重的家训。
我越来越怀念那留香无比的鸡木虫,恍然间仿佛岳母又在厨房里动手搓红薯粉条,可惜阵阵清风吹过,吹走了那暖暖的香气。
(图片由作者提供)
【名家简介】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曾主持了《艺术长廊》《世界博览》《一曲难忘》《体育快讯》《女性新时空》《与法同行》《法案追踪》等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共度好时光》《万紫千红》等大型文艺晚会,获得《广东广播电视台》30年贡献奖。曾连续10年荣获广东广播电视台“三八红旗手”与“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名家简介】
张敬,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三十多年,现任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政协提案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