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
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将于11月2日至4日在梅州举行,届时来自海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和嘉宾将齐聚世界客都,共谋发展。大会还将设立法国、加拿大、阿根廷、毛里求斯、澳大利亚5个海外分会场。时隔6年,再迎盛会,这是世界客商近距离感受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一趟旅程,也是梅州振兴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眼下梅州正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办好世界客商大会,用好世界客商资源,谋划更多苏区振兴发展蓝图。
融湾入海,红色苏区推进高质量发展
据悉,世界客商大会是加强海内外客商及商会之间联系、交流和合作,加强经济文化互动、人文商道共荣的盛会,于2009年由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74个全球最知名的客属团体商会和84名最具影响力的客商共同发起,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
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以“弘扬客商精神,助力民族复兴”为主题,旨在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汇聚客商力量共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苏区振兴发展,全力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苏区融湾先行区”),实现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去年9月,《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梅州方案》)获国家批复实施,让梅州成为广东又一国家级战略平台。《梅州方案》明确了梅州“一区两城”战略定位,即加快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打造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城市和粤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年来,梅州举全市之力落实《梅州方案》,大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印发《梅州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细化量化具体化《梅州方案》的阶段发展目标。
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投入运行、“梅州综保区—广州南沙”海铁联运班列成功试运行、梅龙铁路首台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安装就位……今年以来,梅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将《实施方案》的施工图逐步变成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
今年上半年,梅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38.02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全省第5位、山区五市第1位;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3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4%、增速居全省第2位。
客商齐聚,世界客都迎来发展新机遇
10月26日,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筹备工作专题会议在梅州召开。据了解,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梅州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工作,创新谋划重点项目,明确细化责任分工,有序推进工作落实,前期筹备工作高质高效,取得较好成效。
上下一心,凝聚共识,梅州明白这是展示世界客都发展新气象的重大机会,可以借此展示自己资源、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红色苏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大会已向全球客商发出投资梅州的积极信号,通过沟通交流促进各方合作,将活动成效转化成推动梅州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一年来,梅州紧紧围绕国家赋予梅州的“一区两城”战略定位,深入推进苏区振兴、融湾入海“两大战略”,大力实施产业引领、基础支撑、改革赋能、开放合作、民生改善、政策保障“六大工程”,立足新发展阶段的特点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服务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贯彻落实《梅州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以上、人均 GDP达到4.4万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进总投资超30 亿元的制造业项目20个以上,形成产值超 500亿元产业集群1个、超百亿元产业10个以上,制造业产值达千亿规模,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方面形成一批“融湾”带动振兴发展的“梅州经验”。到2027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2022年翻一番。到2035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产业分工合作更加高效、规则机制衔接更加紧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梅城江北老街店铺挂上复古新招牌、“广东梅州柚”号包机执飞梅州—北京航班接送海内外客商、主会场世界客商中心装点一新……眼下梅州正如火如荼地做着服务好世界客商大会的各项工作。一朝东风起,做好准备的梅州将带着充满客家特色、广东特色的故事走出围龙、走向世界,开拓更广阔的合作渠道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