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hinese New Year Greetings 老广贺春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海外华裔青少年来粤过暑假,沉浸式体验大湾区之美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谭铮 发表时间:2023-08-14 18:42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实习生 黄雨洁

通讯员 乔萱

“8年前,我的妈妈在这里参加了《华文教师资格证书》的培训,回到德国后,她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她常常提起美丽的广州和百年侨校暨南大学。今天我来到妈妈曾经学习过的地方,感到非常亲切。”近日,由中国侨联主办、广东省侨联承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协办的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暨大风韵南粤营二期)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行开营仪式。来自德国的严馨睿作为营员代表之一在开营仪式上发言。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严馨睿将和全球16个国家226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一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领略岭南文化之美。

从线上到线下
沉浸式体验大湾区之美

今年7月上旬,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广东暨大风韵南粤营)第一期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举办,是广东省侨联在疫情之后举行的首期实体夏令营。广东省侨联文化部部长杨春华表示,为了满足海外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学习的需求,过往3年,广东省侨联累计举办了285期网上营,来自34个国家近120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网络感知祖(籍)国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独具魅力的岭南风韵,接收来自祖(籍)国和家乡的问候与关爱,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

从线上到线下,线下夏令营的举行吸引了大批海外华裔青少年前来报名。杨春华介绍,此次夏令营除了安排书法、绘画、武术、舞蹈、粤剧等岭南传统文化体验,也将安排营员到广州南沙、深圳、江门实地探访。他还表示:“希望大家在交流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在一砖一瓦间感受祖辈心系祖国、回馈家乡的桑梓情怀;同时也能在新旧转换中感受移步换景、日行千里的广东速度。”

在开营仪式上,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党委书记谢煊对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华裔青少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希望营员们在夏令营中能够学习中华文化,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在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交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记者留意到,此次夏令营还安排了营员到南沙广汽科技馆、广州港全自动化码头、广东科学中心以及广东地铁博物馆等进行科技体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华语言文化短训的负责老师介绍,近年来,广东科技飞速发展,营员们不仅对传统的中华文化感兴趣,也想近距离了解中国的科技变化与发展。

今年在法国就读12年级的徐子菱第一次来广州。她表示,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完全得益于她妈妈从小的教育,并给予她非常好的语言环境。在得知夏令营期间可以进行科技体验后,她也非常期待。她表示,法国的科技发展和中国有差异,她想亲身体验中国科技的发展。“我曾到过北京和上海,没有接触过岭南文化。我对这趟新奇的旅程,充满期待。”

从语言到文化
他们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在开营仪式现场,记者遇到了德国九州中文学校的校长严萍。她告诉记者,她所在的中文学校,共有10名青少年报名参加此次活动。“他们的年龄在12岁至18岁,有机会来中国参加体验活动,学生们都非常兴奋。”

严萍表示,近年来由于移民结构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海外学习中文的需求日渐增多。“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高管、白领等也来学习中文。中文学习者从原来单纯的语言学习到对中华文化的学习需求日益提升。”她说,“在中文学校,除日常教学外,我们还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等,组织大家包粽子,讲节日起源和民俗等,让他们对中华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严萍还告诉记者,除了华裔青少年会来中文学校学习中文外,陆续有德国本土的青少年也来到中文学校学习。

来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华裔青少年也是海外青少年了解中国的“桥梁”之一。暑假前,严馨睿身边的同学得知她要来参加夏令营也非常兴奋。在中国的这几天,她通过网络社交软件向远在德国的同学发送了不少广州的图片。她说:“中国的饮食、建筑、人文、民俗等文化内容,我们在电视里见过一些。在中文学校,老师给我们讲了广东和广州的基本知识,我记住了珠江、粤语、广式早餐、小蛮腰以及深圳的民俗村。我非常期待即将开始的旅程,希望能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零距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