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统筹/魏琴
文、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视频拍摄/王维家
海报设计/蔡红
【编者按】6月16日,2023年桂城叠滘龙船文化嘉年华启动仪式举行。羊城晚报《大美岭南》第55站走进佛山南海叠滘,提前探营龙船漂移训练现场,也感受这座百年古村的乡愁。
“叠滘飞龙”遇到村中L形湾、C形湾等地形时,船头船尾的舵手们将桡插入水中,精准调整着龙船的方向,形成漂移的视觉效果。遇到急弯时,有时甚至会出现“一鼓转三湾”的惊险场面。2017年,叠滘弯道赛龙船入选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端午将近,悠闲地走在叠滘圩的小路上,记者试图找寻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如今早已是城市中心的水乡村落“乡愁”的味道。天下闻名的叠滘龙船漂移,精彩之余,背后又有什么更深的含义?
变迁
著名歌手罗大佑在《鹿港小镇》中曾这样唱道:“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鹿港的清晨,鹿港的黄昏,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其实叠滘的历史和变迁,跟鹿港小镇还有那么几分相似。
叠滘得名于唐。据《叠滘孔氏家谱》记载:“本村水脉分两溪而入,至祠前,两溪汇聚,故名‘叠溪’,又称‘双溪’‘叠水’”。明清时期,佛山手工业享誉全国,广州更是全国有名的商品集散地,处在广佛水道交界的叠滘客商云集,土布、水果等特产成行成市,好一番热闹景象。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小小一个叠滘,竟有183间商铺,分属50个不同行业。
上世纪80至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吹到佛山南海,与广州近在咫尺的叠滘自然也成为工业化的先锋。据村中老人回忆,上世纪90年代,叠滘毛巾厂、纺织厂、五金厂生意风风火火。平心而论,工业化让叠滘人富起来了,但霓虹灯也让时代的浪潮冲击着古村——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幸好,“工业叠滘”及时向“文化叠滘”转向,也仍有不少村民在时代大潮中仍然坚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
从叠滘圩的起点——墟市码头出发,在石板路上轻轻漫步,复建的圆甲会馆、立善堂、双溪茶楼等建筑早已成为年轻人拍照的“网红”景点,而我更喜欢的是,“网红”景点的隔壁,村里老人的小杂货店依然安静开市,窄窄的门口,香烛、红包、皇历等物品整齐地放在桌上,显然村里不时还得用上。小店斜对面,龙船师傅李大权家里还摆着将要完工的龙头,街边小铺、村民家中、榕树头下,时间总在这里缓缓歇息。
我一向不大喜欢这个场景:找个青山绿水的小屋,拿上本书,挑好灯光,拍张特写,好像说明自己够浪漫。在我看来,真正的浪漫,是融入这个地区的历史,听听他的故事,品味他的过去,尊重他们原本的生活。而这些东西,叠滘都有。
传承
正如鹿港小镇的印记是“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叠滘水乡最深的印记,是其独一无二的龙船漂移。相传,汾江水进入叠滘,叠滘旧有九滘,汾江水从九处流入,称“九龙入洞”。纵横交错的溪流,也训练出了村民小巧腾挪的船技。随着船技日益精湛和柚木材质舟身的广泛使用,龙船漂移这种运动方式逐渐发展起来,“叠滘的龙船和其他地方的没有不同,能漂移,完全靠的是技术。”77岁的龙船师傅李大权拍着胸脯说。
龙船漂移,关键在舵手。一条龙船,长约23至25米,船头和船尾都各坐着三名舵手。龙船开拔时,船身中间约30名扒手在鼓手的指挥下,动作整齐划一,龙船飞速而起,在宽约5米的小溪中辗转腾挪。遇到村中L形湾、C形湾等地形时,船头船尾的舵手们将桡插入水中,精准调整着龙船的方向,形成漂移的视觉效果。遇到急弯时,有时甚至会出现“一鼓转三湾”的惊险场面。
我在与叠滘的年轻人聊天时发现,这其实是叠滘的民俗信仰在代际中传承的一种独特方式。22岁的叠滘潭头村青年李文权回忆道,自己五六岁时,“老豆”就会带他在岸边看每年的端午龙船赛,七八岁时就有机会上龙船玩耍,十三四岁就开始逐渐当起了“扒仔”。当孩子逐渐长大,尽管为求学和工作各奔东西,每年的端午前夕,有时间的孩子都会回来参加漂移训练。“村里没有专业运动员,人人都是‘专业运动员’。”李文权表示,一条龙船上,年轻人要从“扒仔”当起,而上一辈的扒仔或转职教练,技术好的则担任舵手,在船头和船尾给年轻人“压阵”,一按一扒之间,大家对村子的归属和代际传承悄然完成。
听到这里,我忽然理解为什么叠滘村里会流传“春节不如端午”的说法:有着龙船的牵绊,许多从叠滘走出去的归侨,端午节是一定要回来的。正如村头下的古榕,在粗壮的根系支撑下,枝干生长,树须绵长,树须落到地上,又形成新的枝干,支撑着老树上嫩叶生长,繁衍生息。成功体会到这个坐落于城市中心的独特水乡那份独有的乡愁,我想,已不虚本次叠滘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