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6月7日至11日在深圳举办。自2004年正式创办以来,文博会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等不断提升,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届文博会聚焦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展示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新文化成果,展现特色文化产品和创意项目,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数字赋能:古老文化也活泼
仰韶、河姆渡、龙山、磁山、良渚、大汶口、二里头、红山、三星堆……穿越时空,如何才能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在数字文化馆的“数字中国”展区,一部中华文明探源影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中国九大古文化逐一呈现。
数字技术记录、复现馆藏、回流文物,数字化给传统文物和文化遗产带来了更鲜活和长远的生命力,中华民族近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活”了起来。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数字中国”展区,展区以“数字中国,文化创新”——AI时代的文化创新为主题,搭建“开启文化数字化大门”“数字文化传承”“数字文化创新”“数字文明时代”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技术、最新创意和最新成果,充分体现文化融合、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与“风向标”,本届文博会聚焦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全新升级的云上文博会平台入驻展商首次突破6000家,在云逛展、云招商的基础上,本届文博会增设供采对接频道,将云上展商与线下买家精准对接。新开拓的“云拍卖”业务促进形成展示、互动、交易的闭环。
引领潮流:跨界融合结新果
除了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主会场,遍布全市的64家文博会分会场,覆盖新闻出版、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时尚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的各个行业,结合不同产业特色和创意成果进行跨界融合,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甘坑古镇牵手华侨城,围绕“文化+生态+科技+旅游”模式,打造了一个特有的产业链和集群,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元创谷文化科技产业园分会场,以“文化+电竞+潮流+科技”四位一体思路,策划重点五大活动板块,促进大众与传统文化、潮流文化、科技文化亲密接触。
事实上,借助于文博会的平台,“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电商”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层出不穷,跨界融合让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更加强劲。以深圳为例,文化+旅游,产生了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文化+科技,培育出腾讯、华强方特、艾比森等一批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文化+金融,诞生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从文博会上推广开来的“文化+”新模式,让中国文化产业不断突破固有边界,引领着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拓展了文化产业的覆盖面与纵深感,持续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力量。
集聚资源:文化产业显担当
砥砺前行十九载,文博会越办越精彩,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本届文博会第14次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上海展团以“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为主题,围绕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文化科技、文化出海等内容,打造专属上海特色的“文化产业秀场”。浙江展团聚焦“融合”与“创新”两大关键词,聚力打造“数字文化”“文旅融合”“重大项目”“文化空间”四大重点展示板块,串联起浙江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在澳门创意馆,10个澳门文创品牌齐齐上阵,包括澳门知名IP及设计蕴含澳门文化遗产元素的各式产品,成为推广澳门别具创意的名片。
此外,近年来,一批文化领域的上市公司纷纷亮相文博会,如新华传媒、读者传媒、芒果超媒、中青宝、长江传媒等。在本届文博会上,中国出版集团携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24家出版单位集体亮相,切实发挥中国“出版国家队”的资源优势和文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