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获2023邵逸夫数学科学奖,成就师徒佳话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作者:曾潇、王漫琪
  • 发表时间:2023-05-31 00:15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潇 王漫琪

5月30日,邵逸夫奖基金会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3年度“邵逸夫奖”得奖名单,七位科学家分享了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个奖项。其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得了数学科学奖。

“邵逸夫奖”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一百二十万美元。今年为第二十届颁发,颁奖典礼定于2023年11月12日在香港举行。 

(从左到右)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程伯中教授、邵逸夫奖理事会主席杨纲凯、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陈伟仪教授共同揭晓获奖名单

师徒同奖成佳话:丘成桐恩师曾获首届邵逸夫奖

丘成桐在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现为中国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长期从事数学研究和教育,是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物理学界最重要奖项之一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的首位华人数学家,致力于中国基础数学建设和杰出数学人才培养。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表示,丘成桐为几何与分析的融合作出了贡献,他的工作对数学和理论物理学都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丘成桐(主办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首届邵逸夫奖中,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获得了数学科学奖。丘成桐正是陈省身的弟子,丘成桐曾在评价恩师时表示,陈省身将整体拓扑学和空间曲率紧密结合,开创了现代几何学的崭新时代,在世界数学史上留下了永久而醒目的丰碑。此次丘成桐同获邵逸夫奖,也成就了一段师徒佳话。

另有六名科学家获奖

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弗拉基米尔 • 德林费尔德  (Vladimir Drinfeld)同样获颁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表示, 德林费尔德的工作是算数几何的支柱,也是该领域新发展的核心。

在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的帕特里克 • 克拉玛 (Patrick Cramer)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伊娃 • 诺加利斯 (Eva Nogales)获奖,以表彰他们开创性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使负责基因转录的蛋白质机制能够于单个原子尺度上视觉化。

在天文学奖评选中,澳洲研究委员会 (ARC) 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主任马修 • 贝尔斯 (Matthew Bailes)、美国西维珍尼亚大学物理及天文学系教授邓肯 • 洛里默 (Duncan Lorimer)和美国西维珍尼亚大学物理及天文学埃伯利家族杰出讲座教授莫拉 • 迈克劳克林 (Maura McLaughlin)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快速电波爆发。

责编丨古司祺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