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江门召开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王漫琪 曾潇 陈卓栋
主题大会
华侨华人齐聚一堂
共话大湾区大未来
握手、拥抱、寒暄、合影,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侨华人齐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谋发展。5月17日,由国务院侨办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江门召开,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海外侨胞与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汇聚侨力量 圆梦大湾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华侨华人都有自己的期待。主题大会发言代表、深耕广东多年的世界领袖联盟亚太区主席周泽荣对粤港澳大湾区非常熟悉。在他看来,广东江门是著名侨乡,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大会在此举行,非常有意义。他还提到,自己所在的侨鑫集团30多年来扎根广州、面向世界,打造出了不少精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
周泽荣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面貌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当前广东正举全省之力高水平推进新阶段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前景广阔,将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复苏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周泽荣呼吁在座的华侨华人,抓住历史性机遇,发挥“侨”的独特优势,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主题大会华侨华人发言环节的另一位代表,中美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叶紫莹在现场分别用客家话、潮州话和粤语向大家打招呼。“在海外,乡音乡情特别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诉说着广大华侨华人心中满满的乡愁。”叶紫莹说,心系祖国、情系家乡,是刻在广大侨胞身体里的基因,一直以来,广大侨胞秉承着爱国爱乡的理念,以满腔的热情助力祖国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华侨华人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叶紫莹谈到,近年来,她的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品牌经营为核心,陆续在广州、深圳、佛山设立了分公司,深耕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取得了不少成果。她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大湾区发展目标和前景明确,“我们会努力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奋力书写大湾区的美好篇章。”
除了来自商界的侨胞,也有来自科学界的华侨华人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维也纳科技大学首席科学家蔡阿民是第二代华侨,他在现场介绍了奥地利与中国在量子研究方面合作的成功案例。他表示,奥地利与中国在量子研究方面合作多年,2020年奥地利政府更是启动了与腾讯公司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量子技术的发展,并致力于将其推向实践。蔡阿民还提到,他们将在教育界和科学界共同推动量子技术发展,他也期待未来十年,广东在量子技术的研究中有更多发展。
城市推介
说实力秀魅力
邀侨胞来走走看看
“作为大湾区其中一个重要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核心,香港在‘一国两制’方针下,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有能力、有责任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贡献。”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葡语国家吗?”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
5月17日,在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举行期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官员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城市推介。他们或用猜谜、或用亮眼数据等不同方式,将自己所在城市最具吸引力的特征介绍给与会嘉宾。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余雨生在会上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多少个葡语国家?他以这一提问为引子,着重介绍了澳门特有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指出澳门具有大量葡语和双语人才以及跨境金融服务等优势,能助力中外企业相互拓展市场。
作为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江门市市长吴晓晖则以江门的区位优势打开了“话匣子”。她指出,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明年建成,深江铁路、珠肇高铁、广佛江珠城际加快建设,江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间的往来将更加便捷。“我们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港口吞吐量超亿吨,铁海联运班列直达盐田、南沙、高栏港。中欧、中老班列已成功开通,支线机场加快谋划,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速成型。”吴晓晖从江门的产业基础、园区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介绍,表示“中国侨都、湾区江门期待与君同行,共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新家园”。
在珠海的推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洋经济。珠海市市长黄志豪谈到,当今世界,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对广东省的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珠海即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海洋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渠道,珠海走向海洋就是走向世界。”黄志豪在推介中邀请广大侨胞到珠海走一走、看一看,多联系、多合作,展现“侨”的才华与风采。
“佛山是黄飞鸿的故乡,也是李小龙的故乡。下面我从‘功夫’的视角,向大家介绍佛山的情况。”佛山市市长白涛表示,佛山坚守实业,精益求精,就像修炼功夫,需要扎稳马步、打好基础,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他还提到,佛山坚持以制造业当家,培育出美的、格兰仕、海天等全球知名企业。“‘有家就有佛山造’享誉全国。”白涛说,佛山出品的陶瓷、微波炉、冰箱、空调、热水器等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让不少海外侨胞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一个“中国味”的家。他邀请广大侨胞多到佛山走走,亲身体验佛山美食,感受佛山投资兴业的环境,共享湾区机遇。
据悉,除了各城市推介之外,从5月18日起,大会将安排3条考察路线,邀请与会的嘉宾实地领略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的发展新气象。
平行分会
联结侨乡侨胞 当好桥梁纽带
17日下午,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举行了“侨团建设”平行分会。多位侨团代表、专家学者围绕“汇聚四海侨智,共商侨团新使命”主题发表观点和建议。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介绍称,泰国华人社团的团结协作在国际上作出了表率作用,泰国中华总商会成立迄今已有113年,成为泰华社会最具影响力的社团之一,与74个行业公会联谊,长期致力于推动泰中友好,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与双向投资。
林楚钦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将释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此次大会在著名侨乡、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举办,将吸引全球更多目光关注大湾区、投资中国,为各国华商企业参与祖(籍)国建设指明方向。他说,参会旨在推动侨乡和海外侨胞的联结,在推动经贸双向投资方面发挥作用。“只要让合作双边有利益,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做好海外侨团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做好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侨团的力量。”阿联酋迪拜龙城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金国中说。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五邑大学原副校长张国雄教授作了“侨团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侨团既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作出贡献,通过侨胞参与住在国发展的建设,传播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传统、文化性格和历史实践,让住在国民众通过侨胞切身认知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提升传播力。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漫琪
侨界青年创业 湾区机遇无限
以“侨青汇湾区,共圆中国梦”为主题,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侨青发展”平行分会17日下午举行。来自中国、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侨青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侨界青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高质量发展为侨界青年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新征程上,时代感、活力十足的侨界青年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常委、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在会上表示,侨界青年具有当好祖国与世界“超级联系人”的天然优势。他重点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侨青回国发展的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一定能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外资‘走进来’,汇聚全球智慧的重大发展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总裁陈山、马来西亚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陈贤康等多位嘉宾围绕“新兴产业涌动下的国际合作格局变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热潮与侨界青年的定位”“打造侨特色产学研平台,推动侨青科研成果市场化”等话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
“我们服务了很多华侨华人回国创业,为侨界青年回到祖国发展事业搭一座桥、开一扇窗。”陈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寄语侨界青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蕴藏着侨青创业的无限机遇,侨界青年创业应精准选择赛道,发挥比较优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潇
讲好湾区故事 促进民心相通
17日下午,在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华文媒体”平行分会上,来自国内媒体、海外华文媒体的与会嘉宾围绕“海外华文媒体如何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岭南大地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方舟,为媒体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机遇。要继续投入力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贡献。
葡新报社长马丽梅表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播文化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海外华文媒体应以一种贴近所在国受众、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国际日报中国事务部主任助理伍新雄认为,准确及时将大湾区新闻呈现给海外读者,是人在海外、心系祖国的华文媒体人的使命以及职责所在。海外华文媒体应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准确解读,从中国人民的生活、企业家的见解、政策推动者的视角等多个方面来讲述。
“要做国际传播,就要入乡随俗。”华人头条创始人、董事长黄其旺说,应在传播渠道、内容渠道两个渠道上发力:一方面,以技术赋能助力华文媒体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精准传播渠道;另一方面,要聚合侨智侨力,全面提升内容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多位华文媒体负责人都提到了羊城晚报“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的国际传播平台项目。马丽梅称,得益于与羊城晚报的合作,葡新报近年来推出《乡音》等专栏,以一种贴近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到媒体间的合作,记者在该场平行分会上还了解到,近三年来,江门探索建立了“前店后厂”的国际传播机制,与30多家海外媒体、40多个侨刊乡讯、130多个海外乡亲社团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借助华侨华人社交软件、私域空间,开展国际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江门提出打造“10张城市名片”,让江门从“网红”变成“长红”,推动江门从“国际传播的先行地”跃升成为“国际传播的示范地”。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兼具全球视野 重视活学活用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华文教育与祖国发展密切相关。”17日下午,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华文教育”平行分会举行,来自中国、印尼、西班牙、巴拿马、南非、菲律宾等国家的百余位嘉宾代表共谋华文教育新发展。现场,西班牙爱华中文学校董事长张忠民分享的一则欧洲学生学习汉语的故事,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
张忠民说,这名学生从小在他那里学习中文,后来参加西班牙一所大学与中国高校的交换项目,取得了双学位。“这名学生留意到欧洲电动脚踏车的商机。两年以后,风投找到他。又过了两年,他告诉我‘老师,我的公司上市了’。”张忠民说,“这种机遇缘于他懂中文,因为当时做这种代步车的是小米——来自中国的小米。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华文教育与祖国发展密切相关。”
从事华文教育多年的印尼普华三语学校校长陈友明表示,华文三语学校普遍受到各地社会民众的赞许和青睐,但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陈友明建议从课纲、教纲、教材、教案、教学法、评测法等层面完善课程标准体系。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张忠民谈到,海外华文教育需更加重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他建议,海外华文学校应该在课程中尽量穿插生动有趣且具有实用性的内容。“语言更重要的是运用。在海外学习华文的学生非常注重学习语言的实用性,我们的教材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和张忠民持同样观点的,是北美青少年联合会理事长王昊宇。作为一名一线的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他以实际教学经历分析了海外华文教育的现状。他表示:“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是坐在教室里学出来的,而是在天天使用中用出来的。华文学校的前途,就在于‘活学活用’。”
华文教育专家们也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张忠民在采访中就提到,可以考虑编写一本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也有机会了解大湾区的特色文化。菲律宾华教中心主席黄端铭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与华文教育的关联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与华文学校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我们愿意与大湾区有关方面共同探讨、一起努力。”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