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启动!穗港澳青年走进广州荔湾品读千年商都文化魅力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作者:马思泳 荔宣 陈秋明
  • 发表时间:2023-05-13 23:26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纺织服饰、漆金瓷器,展现着千年商都对外贸易文化的内在生命力;荔枝湾畔、花船前行,老城活力不减;南国红豆、粤韵风华,粤剧艺术博物馆凝聚粤剧精髓……

5月13日,荔湾区侨联、荔湾区科学技术协会、荔湾区文广旅体局共同举办“科技赋能探寻千年商都,侨心助力弘扬荔湾文化——荔港澳侨界青少年走进荔湾科技研学活动”,来自广州荔湾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青年们走进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开展研学,用脚步和双眼亲身体验荔湾区文化底蕴。

启动仪式

活动第一站选取广州市首个展示、保护和传承古代商业文化和纺织文化的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青年们通过丝绸、茶叶、瓷器、纺织品等实物,了解对外贸易对广州千年商都的发展影响。

活动第一站选取广州市首个展示、保护和传承古代商业文化和纺织文化的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来自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学生黄家敏第一次到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参观,“走进博物馆,看到数千件展品,比如广彩、广绣挂件等,形态各异,类型丰富,也了解到博物馆大部分文物展品是由他人捐赠的,其背后承载着华侨商人对广州的重要情结。”通过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黄家敏认为,能通过文物展品了解广州从清代到至今的对外贸易故事和历史。

研学活动引进了3D材料数字化设计、AI技术设备等各种科技手段辅助教学。青年们通过接触大数据,尝试设计服饰;通过AI技术,了解服饰生产,体验服装设计从“0”到“1”的全过程。

孩子们用脚步和双眼亲身体验荔湾区文化底蕴

青砖绿瓦麻石街,街头巷尾充满生活气息;非遗街区文创小铺,老城区焕发新机……在荔湾区首个“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永庆坊,青年们聆听永庆坊的华侨人文故事和旧城改造项目,了解永庆坊如何以“绣花”功夫深化历史文化保护。

在充满岭南园林特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粤剧戏服、头饰、影像画面等历史载体让青年们了解粤剧传承和保护工作。

荔湾区侨联主席卜智群表示:“荔湾是千年商都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商贸文化和岭南文化底蕴深厚。希望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通过沉浸式学习和探索,将所看、所思、所感存在记忆中,感受荔湾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人文故事。”

据悉,荔湾区侨联将借助永庆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平台优势,深入开展“走进荔湾、读懂荔湾、热爱荔湾、奉献荔湾”活动,加强海内外科技商贸文化交流。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