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刘真
韶关始兴有“中国围楼文化之乡”之美誉,现存较为完好的大小围楼249座。在今年“五一”假期,当地举办“2023年广东(始兴)围楼文化旅游周”活动,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访古探幽、感受围楼之美,静默在群山乡野间的村落和老围楼也随之热闹起来。
始兴县地处群山环绕的平原地带,置县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始兴是客家人集居地,境内围楼众多,素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这些围楼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据介绍,始兴围楼建筑布局多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古朴庄重。围楼的内部结构和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民居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民居风格,为印证历史上几次中原人口南迁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外观上看,始兴围楼呈正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除了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能力外,还具有防盗、防涝、抗震抗灾等特点,集建筑学、美学、军事学、民俗学、历史学于一身,对研究客家历史及其文化渊源都具有重要价值。
始兴围楼星罗棋布且各具特色,其中沈所镇红围被称为“最红的围楼”,隘子镇满堂围是“最大的围楼”,罗坝镇长围为“最长的围楼”,城南镇水田坝围则是“最小的围楼”,这些围楼堪称是始兴县最具代表性的围楼。
最红的围楼——红围
红围位于始兴县城西5公里的沈所郭屋村村外百米处,坐北向南,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为砖石木结构。围楼因四面高大厚实的围墙大部分用红色岩石块垒砌、淡红色石灰糯米浆黏合而成,表面呈赤红色,故群众称之为“红围”;后又因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省委一度迁到该围楼内办公,秘密指挥广东抗日斗争,使围楼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指挥所”。
红围高5层12.5米,长36.2米,宽27.5米,面积有995.5米,墙厚1.15米。4个墙角砌成半圆形,平面呈长方圆角形,角顶端各设有一个马面式的角楼,又称炮楼、碉楼、箭楼等。围墙上下布满各种瞭望射击孔,显得森严、牢固。
最大的围楼——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位于始兴隘子镇满堂村,是“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是岭南客家民居风格最典型、建筑规模最宏大的围楼建筑。据记载,大围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咸丰十年(1860年)建成,历时28年时间。大围由三个单元组成,面阔178.8米,进深83.4米,二至五层高约8至15米,围内有9厅、12院、28天井、777房间,分设寝室、厨房、粮仓、水井、大院、祠堂、议事厅、私塾等。
大围的围墙有两处设计堪称绝妙,一是大围建造时使用了九层松木作固定地基,二是大围墙厚60厘米以上,四角炮楼底层墙基厚达8.2米。此外还有诸如“五道门”“金包银”等防御措施、防潮防虫防蚁措施以及一些富有美好寓意的设计。
最长的围楼——罗坝长围
长围位于始兴罗坝镇燎原村。罗坝镇现有56座围楼和围屋,燎原村保存有20多座围楼。长围坐北向南,由围楼和民居组成,围楼面阔52米、进深62.8米、四层高15米,因其主体为长方形结构而得名。
长围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竣工于1863年,耗时8年。长围围楼最大的特点是所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是高质量木材,椽头、走廊、横木等都是用杉木做成的,经过160多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天然色彩。
最小的围楼——水田坝围
水田坝围位于始兴城南镇东南村,面阔4米,进深3米,三层高约10米。顶呈尖峰状,底层外墙厚0.5米,青砖砌圆拱门,四面中间只开一个窗。该围楼坐北向南,建于1919年。是该村村民徐志成的祖辈为防匪贼自建的一座围楼,它构筑精巧、结构牢固,用料讲究,颇具特色。
最有书香气的围楼——长安围
位于始兴城南镇河南村的长安围,建于清同治年间。风度书房围楼分馆位于长安围一楼,于2019年11月1日开馆。分馆面积150平方米,阅读位50个,藏书10000册,藏书以围楼、红色、生态旅游等题材为主。
长安围二楼至三楼是围楼体验馆,于2020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体验馆一共有16座围楼模型,此外,体验馆墙上还有始兴非遗项目,包括宰相粉、舞阿妹、司前舞火龙、外营草席、龟蚌舞等。长安围四楼是客家文化体验区,有客家人的八仙桌、书画桌、会客桌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