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陈贺达 范俊呈
图/主办方提供
5月8日下午,由广东省文联、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市作协、广州诗社承办的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新时代湾区的诗歌图景”诗歌论坛成功举办。
论坛将传统诗词与新诗融合,邀请关注大湾区诗歌发展的学者、评论家、传统诗家词人和现代诗人代表,共同探讨大湾区诗歌高质量发展。
湾区诗词创作居全国前列
大湾区诗词承接岭南文脉,发轫于唐宋,形成于明,大盛于清,至近代而更新变化,历时六百余年而不衰。“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
结合岭南诗派的梳理与传承,专家学者着眼于大湾区诗词文化发展,共同研讨新时代背景下大湾区诗词的守正与创新。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原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提出,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诗人,能够领风气之先、发时代之先声,发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写出具有史诗品格的诗篇,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提供新的文学形态。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振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诗词创作,无论是繁荣程度还是创作水平,在全国各地区中,都居于前列。标榜“守正”的特点,尤其突出,整体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创作经验皆优长于其他地区。
与此同时,钟振振强调,诗词创作无论在题材内容、艺术技巧、语言表达各个方面都不能局限在前人的基础上,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增量”。“如果你只是重复前人的套路,那是存量。”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岭南诗人标举唐音,但不盲目复古。历代优秀诗人,每能一空依傍,自立门户。唐张九龄“首创清淡之派”;宋余靖以其朴老之作,一洗西昆的铅华;南园五子一反元诗的浅薄靡弱,上追三唐;岭南三家力扫明代复古之风;清黎简、宋湘锐意创新,拔戟自成一队;近代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更成为“诗界革命”的主要人物,给传统诗歌增添了生气和活力。
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赵松元指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诗词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合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的资源,才能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湾区诗词呈现多元复杂的生命经验
作为一个诗歌大省,广东现代诗创作为中国诗歌提供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民间写作”“中间代”“70后”等已作为诗学现象或命题来研究。整体呈现出多元与多维的发展态势,在技艺和思想、语言维度上表现出不断探索的局面。香港和澳门在现代诗上也有其独特的经验。
专家学者针对现代诗创作中对岭南文脉的传承,以及外来文化的交融,共论诗歌创作中的大湾区经验。
“新南方写作”也是近年备受热议的一个关键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的写作不仅仅为‘南方写作’的地域概念所能概括。”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认为,广东当代写作不少主题都在探讨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断裂,而这种断裂实际上呈现的是全人类当代的共通境遇。
“比方说,20世纪90年代广东就产生名为‘打工诗人’的群体。其实纵观全球,也有许多从非洲或阿拉伯国家移民到欧美的诗人。他们笔下写作的内容,本身是全人类共通的经历。”杨克期望,在湾区文学的笔下,未来可以看到更多诗人面对高科技时代的思索。
港澳地区在现代诗的发展上也有其独特的经验。“澳门诗人更应该眺望大地和大海,为自己的诗歌注入宏大的背景和空间。”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黄礼孩追溯了澳门诗歌的发展源流。他指出,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处,澳门曾经诞生了中国近现代不少“第一”,也涌现出一批本土诗人,而澳门文学未来需要与汉语世界有更多链接,真正成为汉语诗歌一股重要的力量。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世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东在历史开放的惯性和现代化建构过程中,诗歌领域已呈现了一个多元、精神和美学富有创造力的局面。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诗人必须有历史感和责任感,才能在固有的诗潮和意识里开拓出一条朝向人类文明的道路,融入到世界诗歌平台上去。
诗人冯娜认为现代科技展现出的人类智慧和非凡想象力,与诗歌的内质是一致的,大湾区诗人的诗歌中呈现出的多元、复杂的生命经验和对未来的想象力,正是诗歌作为人类存在实证的意义所在。在香港青年诗人吴燕青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诗歌表达,是城市写作群的诗歌表达,具有城市的地域书写,也是城市多状态生机的文学表达。
让诗歌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广州正着力推动“诗词之都”建设,打造岭南文艺的新高地,如何打造好“诗词之都”品牌建设,如何进行诗词创作,专家学者对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广州打造诗词之都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策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张海鸥也认为,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打造“诗词之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词学会副会长彭玉平坦言,与洛阳、杭州、南京等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词之都”相比,广州在名家名作产生的数量规模上仍有距离。“但不足不代表一无是处。广州也有自己鲜明的诗歌特色,是一座不可替代的城市。”他列举,近代以来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叶恭绰等名家辈出就是最好的例证。
彭玉平指出,近现代诗歌的转型发展最早诞生于广东,而广东由于地利之便,不但较为完整地保存本土文化,也在近代全球化的格局中保持着开放性,在兼容中原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诗学的理念,从而建构出一种全新的诗歌图景,而粤港澳大湾区发达的经济条件,也为湾区民众更优雅从容的精神生活厚植根基。“可以说,打造‘诗词之都’是岭南人诗意栖居的梦想。”
吉狄马加认为,真正的“诗词之都”需要让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能看到诗”。“这需要我们通过图书馆以及更多社会机构参与推广,为民众提供诗意的生活方式。如果诗歌能走进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诗词之都’就算大功告成了。”
为此,吉狄马加对广州打造“诗词之都”提出建议:一是续接中华文化中伟大的诗歌传统,二是持续开展诗歌品牌创建活动,三是大力培养有代表性的诗人,四是让诗歌进入公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