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莫谨榕报道: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2020年—2023年省财政共统筹安排15.8亿元,支持开展红树林修复保护相关工作,为绿化千里海疆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初步统计,2020年至今,广东省财政统筹各级财政资金10亿元支持全省红树林修复营造,统筹安排4.9亿元支持湛江、惠州、江门等市高水平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2019年以来,广东累计完成红树林造林和退化红树林修复超过1500公顷,全省红树林面积增长到1.06万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9.3%,既实现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升,也实现了红树林营造修复面积的稳步增长。
围绕充分发挥红树林固碳功能,广东省财政积极支持在红树林碳汇、红树林种植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聚焦“蓝碳”碳汇核算交易、“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红树林造林技术等重点领域提供资金保障。2020年-2023年省财政累计安排2500万元支持红树林相关课题项目,助力广东设立了全国首个“蓝碳”碳普惠方法学,实现了全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推动打造了红树林科普展馆、国际红树林行动日主题活动等一系列科普宣传品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
广东省财政多措并举,将红树林营造修复纳入省级涉农资金支持范围,作为涉农优先支持的考核事项,先后落实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34个,鼓励各地种植红树林,已形成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茂名水东湾红树林湿地等一批“海上森林、观鸟胜地、绿色长城”,将红树林打造成广东经济工作之外又一张亮丽名片。
坚持保护利用“两手抓”,广东财政推动形成可持续保护发展模式,探索了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如统筹安排770万元支持在湛江市开展红树林综合利用实验项目,借鉴桑基鱼塘模式,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共存的生态型经济;统筹安排5750万元支持阳江市实施程村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以红树林形成的天然屏障为载体,建立优质生蚝养殖基地,打造“程村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