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图/受访者提供
“姑婆,我们来了。”每周五中午,一群身穿绿白相间T恤的志愿者都会准时来到广州天河区天河南街的某栋居民楼内,探望104岁高龄的黄婆婆。做一顿“爱心午餐”,道一声“温暖问候”,听一首“感动粤曲”。这样的服务连续坚持了十年,他们的足迹遍布广州多个街道,温暖了50多名社区独居长者、孤寡老人的心。
这是花城广场志愿驿站站长曾健华与妻子李笑梅共同发起的“妈妈私房菜”送爱心餐项目。近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名单,曾健华榜上有名。
拿出退休金为社区老人送爱心餐
出生于1955年的曾健华,曾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最早与志愿服务结缘,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城市志愿者。“做志愿服务的感觉特别好,我当时就暗下决心,退休后继续加入志愿者队伍。”他说。
2011年正式退休后,曾健华以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加入广州青年志愿服务启智队,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并成为花城广场志愿驿站站长,一直到现在。也是在驿站服务期间,他结识了爱人李笑梅,从此,这对“夫妻档”携手并肩,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
2013年3月,在团市委、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广州志愿驿站联合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曾健华夫妇正式启动“妈妈私房菜”送爱心餐项目,同时组建“妈妈私房菜”爱心志愿服务队,以志愿驿站为核心,联动周边社区居民与社工站,组成“社区家庭主妇”志愿服务队伍,按“社工+志愿者”模式每周定期上门探访社区独居长者、孤寡老人。
“最初的服务对象只有四五位老人,我们夫妻俩拿出自己的退休金,按照每人每顿25元的餐标,亲自做好两肉一菜的私房菜,煲好一碗老火靓汤,给老人送上门。后来服务的老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故事也获得了媒体关注,有爱心餐饮企业主动加入进来。”曾健华说。
从最初的海珠区龙凤街,到天河区石牌街,再到员村街、天河南街,项目已经先后为50多名老人提供服务。
老人的认可是最大的快乐
2014年,在天河区文明办的帮助下,“曾健华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站”挂牌成立。除了送爱心餐,曾健华夫妇还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到社区探访独居长者、孤寡老人,陪伴他们聊天,帮助他们做家务。
黄婆婆今年104岁了,子女都在外地,常年独自居住在天河南街,她也是“妈妈私房菜”项目中年纪最大的服务对象。“每次上门送爱心餐,她都不急着吃饭,而是先拉着我们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我们走的时候,她也非常不舍,一直拉着我们的手。走到楼下了,还能看见她站在窗边朝我们挥手。”曾健华说。
“老人已经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女了,他们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曾健华说,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更多爱心企业、爱心力量能加入到“妈妈私房菜”项目中。“我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