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2018年全国两会对于广东注定影响深远。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广东的同志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五年来,广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挑大梁,肩负起走在前列、支撑带动、窗口示范的使命任务,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从改革开放的先行一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广东正行进在奋斗的春天里,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1.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以创新强动能、以制度促发展
GDP五年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
●总书记说:
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广东实践: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五年来,广东积极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以创新强动能、以制度促发展。
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从9.73万亿元跃升至12.91万亿元,连续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经济总量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
正成长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五年来,广东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2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六年全国第一,广东正成长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在广东,一流企业集群格局逐步清晰。2022年,广东首次系统明确全省构建梯度培育格局,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三类企业分别实施“三大培育工程”和“百千万计划”,打造“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铸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随着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市场体系等的不断完善,广东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到2022年,广东市场主体已突破1600万户,市场主体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吹响全省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时间的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的篇章接续更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岭南春早,潮涌珠江。去年年底以来,广东先后召开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明确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以高质量发展的步步推进,赢得现代化建设的节节胜利,并作出具体的工作部署。
春日奋起,未来可期。兔年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奏响了广东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吹响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会上,广东省相关负责人纷纷亮诺亮绩亮牌:2023年广东争取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0%以上;确保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
广东正以奋斗姿态抢机遇、抢时间,一刻不耽误。
代表谈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广东聚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构建制造业发展良好环境
李东生表示,五年来,广东聚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件件大事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五光十色,项项重点工作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浩荡浪潮。
在李东生看来,当前,高技术制造业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就是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广东提出的这一目标、要求,体现了推进制造业跃升的决心”。
他表示,五年来,广东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5.1%、29.9%,“数据证明,广东发展制造业的良好环境已经构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杭莹)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当家”
新打造若干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总书记说:
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广东实践:
五年来,广东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当前,广东正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当家”,进一步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集群,同时,再打造若干个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培育4个以上五千亿元级新增长引擎。
形成8个超万亿元产业集群
2022年9月6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自此,巴斯夫将每年为中国市场增产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投产,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也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广东绿色石化集群进一步提质。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自2020年广东启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来,战略性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广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广东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2021年,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9069.9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40%。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已来,奔赴荣光。面向新征程,广东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抓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1月29日,广州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签约活动。孚能科技、融捷锂离子电池、万洋科技众创城等多个产业项目开工签约。
其中,孚能科技广州生产基地项目将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孚能科技股东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有利于快速提升本地电池制造体量规模,形成强大的产业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助力广州形成千亿元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
2月18日,总规模达2000亿元的两大产业基金(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和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宣布成立,将重点投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消费等重要产业领域,为广东万亿元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据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广东将进一步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集群,并将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培育4个以上五千亿元级新增长引擎。同时,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代表谈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
生物医药驶入发展快车道
助力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在医药行业领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将”。扎根行业三十多年,他见证了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的蓬勃发展。
“过去五年,广东的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量质双提升的特点。”李楚源介绍说,随着生物医药技术不断革新,“BT+IT”(生物技术+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成果迸发。当前,广东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知名医科大学构建起丰富高效的产业生态圈。
当前,在万亿元级目标下,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将助力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3.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更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
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总书记说:
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广东实践: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五年来,广东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迸发强劲活力
改革开放是广东的根和魂,也是广东的使命与担当。广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实施,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展现蓬勃活力;
深圳先行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显现,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事项全部落地、18条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稳健起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开局良好……
五年来,广东坚定扛起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职责,牵引带动全省改革开放迈上历史性新台阶,改革开放迸发强劲活力。
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近年来,广东对照企业和群众期盼,对标一流水平,推动营商环境、数字政府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商事制度改革连续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数据显示,五年来,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户、五年净增608万户,其中企业超过700万户、占全国1/7,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17家、五年增加6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000亿元,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百亿美元级项目相继落户。
在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同时,五年来,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8.3万亿元。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下一步,广东将继续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一方面,广东将担当好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使命,抓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国资国企、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数字政府、信用广东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广东标志性引领性改革品牌,擦亮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不僵化、不停滞、不懈怠的活力广东。
同时,广东将担当好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的重要任务,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塑造广东贸易的战略态势和战略优势,把广东打造成为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区域。
委员谈变化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
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
规则机制正加速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的“纲”。
近年来,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聚焦软硬联通,携手港澳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机制衔接。陈倩雯告诉记者:“大湾区建设可谓是日新月异,展现出蓬勃活力。比如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顺利建成,‘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在加快建设;随着‘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广东与港澳的规则机制也正在加速衔接”。
陈倩雯建议,通过在更多口岸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建立港澳青年与内地的交流机制、谋划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大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合作机制等具体举措,进一步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丰西西)
4.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总书记说:
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方式,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广东实践:
五年来,广东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实施两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截至2021年,广东有中共党员575.3万名,基层党组织31.4万个。
从昔日“脏乱差”的省级贫困村到如今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一,近年来,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发生了巨变。而这一改变,正得益于狠抓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连樟村党总支部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连樟村的蝶变,是广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2018年以来,广东接续实施两轮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年一主题、一步一台阶,推动全省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把实施“头雁工程”作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措施,坚持“选管育用储”全链条推进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全省先后选派近万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工作。
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2021年5月,广东26244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完成。本次换届后,村(社区)“两委”干部质量明显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大专以上学历占62.8%,比上届提高25.2%;平均年龄44.4岁,比上届下降2.8岁。
广东坚持全域谋划、一体推进,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近年来,广东大力构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两张“网”,截至2022年10月,全省已成立省属行业党委9个、市县两级行业党委319个,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集聚的园区、商圈、楼宇等成立区域党组织1302个。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代表谈变化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继联:
通过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明显提升
历经数年努力,芦陵村从过去软弱涣散的“落后村”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叶继联至今还记得他刚回到芦陵村时的情形。当时村里因干群关系紧张、基层党组织涣散,村民矛盾不断、内耗严重,乡村发展停滞不前,一度被梅州市委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2018年,芦陵村根据组织要求增选两位支部委员,刚刚回乡的叶继联成功当选,并在2020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如何解决困扰芦陵村多年的基层治理难题?叶继联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党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们不断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并深入基层,了解大家的困难,为群众办实事。村民们看到干部们的努力和村里越来越好,也就慢慢齐心了,都开始把目光放在建设家乡上”。
叶继联说:“近年来,通过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丰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