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新”风浩荡 引领广州高质量发展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作者:徐振天 符畅 徐振天
  • 发表时间:2023-02-21 07:13

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启动

总策划:孙爱群 林洁

执行策划:刘云

执行统筹:罗仕

羊城晚报讯 记者罗仕、符畅报道:推进高质量发展,广州在行动!20日上午,2023年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环贸中心举行。启动仪式后,来自中央、省、市的媒体记者立即奔赴生产生活一线,开启现场调研采访活动。

据悉,为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发展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州市委宣传部策划启动了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此次活动共7天行程,媒体记者分赴15条线路,深入全市77个采访点,包括政府部门、企业、乡村等生产生活一线。

羊城晚报派出精兵强将参与各条线路调研,通过“脚力”的勤快深入、“眼力”的广大精微、“脑力”的深思熟虑、“笔力”的表达呈现,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全力以赴当好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参与者与推动者。

佳都科技展厅一角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摄

“新”风浩荡 引领广州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符畅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拥有强大制造业基础的广州,积极布局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2月20日,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启动,采访团来到黄埔区、天河区,走访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中新智慧园、佳都科技、南方测绘等,从中窥见广州实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奥秘。

抢占纳米技术产业制高点

可吸收胶原修复膜帮助创伤病损组织再生、纳米陶瓷家装抗菌又环保、1分钟就能出结果的纳米快检专利吸毒检测仪、纳米护眼显示器不伤眼的同时还节电环保……在广纳院的成果展示大厅,纳米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案例琳琅满目。

据悉,纳米技术的科技创新链分为9个等级,1到3级是概念原理阶段,4到6级是工程样机阶段,7到9级才是产品商品阶段。“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在后两个阶段,我国在样机专利、技术规范、稳定生产等方面仍有较大的追赶空间。”广纳院展厅专业人员说,纳米科技不能只待在实验室,而要让老百姓更多地感受到这项新技术的利好。

为此,201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来穗成立广纳院,定位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聚焦打造完整的科技创新链,为抢占未来纳米技术产业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如今,在位于黄埔区护林中路195号的广纳院本部园区,约一半的楼栋建设仍如火如荼。据介绍,广纳院将汇聚2000人以上的国际化高水平工程师队伍,专门服务纳米科技成果转化,以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纳米科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以重大产业需求为牵引,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创新全链条,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纳米科学成果,破解一批“卡脖子”的科技难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广纳院已有12个项目落地转化,孵化20家企业。

旗舰产业园强化协同创新

在广州不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氛围下,科创成果串珠成链,由此更吸引了资金链、人才链集聚,产生加强协同创新、优化产业生态的化学反应。

中新智慧园是由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独立运营的首个旗舰产业园项目。走进园区,12栋办公小楼坐落在天然生态坡地上,风雨连廊、屋顶花园、人行步道和海绵城市等特色设计引人入胜,展示交流区、产业孵化区、产业加速区、生活配套区功能丰富,让这个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园子充满了生机。

这里有产业空间、有生活配套、有生态环境,也有资金扶持、空间扶持、人才支持、税收支持。中新智慧园总经理王苗介绍,中新智慧园聚焦要素整合提升园区平台载体功能,已引进众多产业化项目,包括新加坡能源集团、广州来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恩士迅大湾区金融科技交付中心、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广州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等。

聚焦提升自主核心技术

科技创新不止一面,广州包容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着更多种类的科技企业在此生根成长。在位于天河区的佳都科技,走进展厅,大规模动态人脸识别系统一下就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

“以前需要将所有人脸数据回传到电脑后端,再进行提取、对比、分析;而现在通过在摄像头上加入边缘计算的算法,就可以自动筛选我们所需要的人脸信息,再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处理。”佳都科技公共事务专员王梓介绍,这是佳都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将助力智慧出行。

智慧大交通产业是佳都科技重点布局的主赛道。以智能轨道交通为例,佳都科技自主研发了包括“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智慧车站”“孪生地铁”等新一代智慧轨道交通产品,业务覆盖国内超过30个城市。佳都科技董事会秘书赵捷表示,作为广州市人工智能及轨道交通产业链“双链主”,佳都科技将聚焦提升自主核心技术,持续推进计算机视觉、数字孪生、AR、区块链等“元宇宙”关键技术的产业落地应用。

同样坚持走自主创新路线的,还有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已实现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NSS等一系列测绘仪器的国产化,取得了众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我们致力于研发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从而在测量中得出高精度的数据,有些甚至是毫米级的。我们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高精度、高稳定性,能够实现在恶劣、极端环境下作业。”南方测绘集团副总经理马然表示,锚定新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南方测绘将继续推进自主高端及新兴测绘装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实现更智能、更融合、更泛在(即广泛存在)的地理信息多行业应用。

第一动力涌流 产业挺起脊梁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广州正一面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一面围绕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跟随广州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的脚步,可以窥见广州实现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奥秘。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自立自强成果正不断涌现。佳都科技以自主研发的城市数字平台和智慧终端为驱动,打造数字城市融合基础设施;南方测绘实现一系列测绘仪器国产化,领航中国地理信息软件和数据系统发展。

塑造协同高效创新格局,科技创新强大动力正加快凝聚。广纳院推动纳米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同步协调发展机制;中新智慧园聚焦要素整合提升园区平台载体功能,链接本地政府、企业和机构,建成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科技不止一面,众多企业和平台在这片土地上聚沙成塔。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广州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水平。“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跃居全球第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10万件、增长26%,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创历史新高,新增全球“独角兽”9家、增量居全国第一……

强有力的科技主力军,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州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进一步擦亮“广州制造”“广州创造”品牌,以高质量发展挺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产业“脊梁”。 

 ·徐振天·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