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打渔的父女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3-02-05 12:33

打渔的父女

作者:牛涛 朗诵:侯玉婷

尽管时光过去了这么久,那夕阳里打渔父女的身影,我一直没有忘记。

那年,我和一帮朋友去乡下采风,那是个古朴的村落,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湖泊,它的名字我却忘了。

那天傍晚,朋友们说去喝酒,我有些不想去,便一个人去湖泊旁边坐着发呆。那天的夕阳真美,红彤彤溢满了整个湖泊。我坐在一棵老榕树下,哼着一首老旧的歌谣。

突然间,我看见湖面上驶来一叶扁舟,船上好像是一对父女,他们离我很近,可是没有注意到我。

波光粼粼,风吹树林,我能看清那姑娘穿着碎花的布衣,她婀娜的身影,俊俏的侧脸,在夕阳里成了一幅剪影。

这对父女一撒网,七八条青鱼尽收网中。我浮想联翩,这个姑娘叫什么名字呢,这个地方,竟然滋养出这样清秀的女孩。

收了网,船慢慢靠岸了,水浪一波一波,把船推向岸边。姑娘的父亲摇着桨,好像一点也不费力气。姑娘唱起了一首我不熟悉的山歌,真悠扬。

我坐在榕树下,拿出笔记本,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做《打渔的父女》,那首诗我已经找不到了。

多美好啊,夕阳里打渔的乡村姑娘,引得一个诗人落笔生花。

终于,船靠岸了,父女俩把鱼往岸上拎,我主动过去,说:“大叔,姑娘,我来帮你们吧。”

大叔说:“那太谢谢你了。”近看,这姑娘更好看了,她身上仿佛有栀子花的清香。

“你等这里等谁呢?先生”,姑娘问我。

“等你啊!”我意识到自己太冒犯了:“哦不,我想看看你们的收成,买条鱼回去。”

大叔很热情:“不如你来我们家吃吧,我们要煮一条鱼,刚好太多了,价钱就算你一点点。”我痛快地答应了。

来到大叔和姑娘的家里,他们烧起柴开始炖鱼了,那香味飘满了小屋。吃饭时,我才知道大叔姓赵,姑娘叫赵晓莲。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只是微微笑着。原来,晓莲从小就没了母亲,跟着父亲一直干活,长大了,就跟着父亲打渔。

赵大叔喝了几杯,对我说:“牛先生啊,你要是有合适的对象,就给阿莲介绍一个,这孩子命苦啊,我希望她有个好归宿。”

我看着晓莲俊俏的面容,差点脱口而出:“我就是啊。”我赶紧说到:“我尽力,我尽力,晓莲是个好姑娘。”

那天,我们三个聊到很晚才结束,没想到,晓莲也特别热爱文学,从小就收集各种文学杂志来看。我送了她一本我的诗集,她乐得满脸是桃花红。

回到家,有一天傍晚,我接到了晓莲的电话,她说,她特别爱看我的诗。我说:“想你们了,晓莲。”

晓莲说:“涛哥,你去阳台看看。”

“看什么?”我问。

“你抬头看看天边的夕阳,我就在夕阳下。至少,我们望着同一轮橘红的夕阳。”

我走到窗台,夕阳,正浓。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