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音樂里的嶺南年⑥|來聽這首廣東音樂代表作,感受嶺南年味!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3-02-01 23:02

說起過年,總有一些東西深深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許是某種食物,或是某種習俗,或是某種特定的聲音,陪着我們熱熱鬧鬧迎新年。只要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濃濃的年味隨之而至。

每逢新春佳節就會響起的嶺南旋律,廣東音樂代表作《娛樂昇平》必定榜上有名。

廣東音樂往往是標題音樂,通過主題去想音樂的旋律、節奏。《娛樂昇平》也是如此,歡快活潑,熱情開朗,樂觀向上,寓意盛世歡樂,大家平平安安,非常適合在喜慶日子演奏,至今仍流行於全國各地以及全球凡有華人居住的國家和地區。

《娛樂昇平》的主奏樂器為最具嶺南廣府文化特色的樂器之一高胡,以及揚琴、二胡、秦琴、笛子等。此曲旋律流暢,一氣呵成,用士工線(63為空弦)構成。樂曲表現了一種清新活潑、樂觀向上的音樂情緒,音調明亮、昂揚,把娛樂和昇平兩種情景,通過流暢的鏇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娛樂昇平》不僅僅是一首樂曲,它流傳的廣度使得廣東音樂的影響力大大提升,進入到高雅音樂的殿堂。此前,粵曲只是作為粵劇的過場音樂和烘托表演的小曲,正是從《娛樂昇平》等作品開始有了獨自成曲的樂曲,並被編劇家填上唱詞,成為粵劇唱段,既能演奏,又能傳唱。

《娛樂昇平》的作者為廣東音樂奠基人之一,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丘鶴儔。

丘鶴儔(1880年-1942年),台山端芬鎮那呂村人。他的父親丘修崔是一位私塾教師,從小受到啟蒙而酷愛音樂,跟着村中的「男巫」「師姑」學唱佛教、道教歌謠。9歲起,他在村頭丘氏祠堂「偷師」集管、弦、彈撥和擊樂於一體的「八音班」,引起班主胡德高師傅的重視,經後者啟蒙引導虛心學藝,並在13歲時擔任領奏的嗩吶手。

15歲那年,丘鶴儔遠涉南洋謀求生計,後轉到香港定居。其間他不顧生活艱辛,堅持苦練,技藝日精,擅長演奏揚琴、嗩吶、二弦、三弦,彈唱吹打無所不通。他在香港開了一間樂器小店,在經營之餘收徒傳藝,1917年創辦一所音樂私塾,以講授廣東民間音樂為主業。

丘鶴儔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圖解的方式,實施中(工尺譜)西(簡譜)樂譜對照,深受學員歡迎。他率先廣泛收集清末民初流行的古曲、民間小調、佛(道)樂和粵劇過場曲,進行認真整理和記譜。1916年,他編著《弦歌必讀》,分類為小調、大調、過場曲、粵曲梆黃曲,以工尺譜記譜,成為最早結集成書面世的廣東音樂曲集。

他最早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揚琴演奏竹法,刊登在1919年編著的《琴學新編》中加以傳播,着重推介揚琴的音位和順一打、慢一打、快一打、密打、滾竹、齊打等44種演奏竹法,為廣東揚琴演奏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後他陸續編著《增刻弦歌必讀》等多部著作,以樂譜記譜完善和文字介紹準確而遠銷國內外,成為廣東音樂工作者與愛好者必備的工具書,影響力至今不衰。

丘鶴儔創作了《娛樂昇平》《獅子滾球》《雙龍戲珠》《聲聲慢》《相見歡》等一批廣東音樂作品,這些作品既能保持發揚廣東音樂的傳統特色,又借鑑了一些西洋音樂的作曲技法,使廣東音樂的風格有所創新和突破,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他與何柳堂、呂文成、易劍泉等一班音樂玩家,通過痴心研究探討與創作演奏,並大量灌錄唱片廣為推介,開拓了廣東音樂的新天地,擴大了廣東音樂的影響力。因此,他也被公認為廣東音樂的啟蒙者和發展者、廣東音樂奠基人之一。

大批廣東音樂作品的誕生也推動了樂器的發展。上世紀30年代,廣東作曲家、演奏家呂文成對二胡進行了改革,將絲線外弦換改為鋼絲線,把二胡的音色、音量都提高了,採用了兩腿相夾琴筒的演奏方法,並命名為高胡。從此,高胡便成了粵劇及廣東音樂演奏中的主奏樂器。

《娛樂昇平》短小精悍、情緒爽朗,寫作手法豐富、洗鍊,被公認為廣東音樂的精品。此曲被音樂愛好者改編成很多版本,包括被國樂大師彭修文改編成民族管弦樂合奏曲,很快就在粵港澳、東南亞及美國等華人華僑聚居的地方流行,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

出品人|杜傳貴 林海利
總監製|金旭庚
執行監製|陳亮
導演|闕道華
剪輯|謝逸隼 余文瀟
執行|李旖慧 曹園 程茹
視頻製作|零號音樂廳
文稿|林達樂
鳴謝|廣東民族樂團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