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在启明里广场展示的“侨味”宫灯(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节前挂灯、做“糍”,大年初一带上“鲤鱼”走街串巷送祝福,新春期间打一场九人制排球赛……在老一辈五邑人的心中,一套习俗做下来,这个“年”才更有味道。今年江门五邑各地的不少新春民俗节庆活动恢复举办。民众都期待着,这个“五邑”味道的“年”,过得祥和、欢乐。
在深圳文博会上,来自江门的非遗项目“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大放异彩:作品“缅甸花梨红木宫灯”获得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文博会现场的宫灯作品及制作技艺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客商的关注。东艺宫灯省级非遗传承人李仰东说,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东艺宫灯将为全球华人增添更加浓厚的“年味”。
▲宫灯一挂添喜气。受访者供图
五邑民间早有挂灯庆新春的习俗,宫灯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李仰东介绍,宋元崖门海战后,南宋宫廷艺人、御师将宫灯制作技艺在江门传承发扬。自此,宫灯流入江门寻常百姓家,成为春节等节庆必备之物。
近年来,李仰东在传统宫灯木框架、琉璃灯窗等基础上添加了不少五邑侨乡元素,灯窗上描绘着墟顶街、开平碉楼、甜水萝卜、杜阮凉瓜、新会柑……让宫灯既精美又接地气。去年春节,江门启明里广场上就竖起一座巨大的东艺宫灯,采用走马灯设计,夜晚亮灯后不断旋转,非常炫目。李仰东在设计时把侨乡元素融入宫灯中,如五邑华侨广场、陈白沙祠等,让游客在欣赏宫灯的同时能领略侨乡独有的风土人情,“把侨乡的特色融入宫灯设计中,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也能更好地推广侨乡文化。”如今,东艺宫灯承载着侨乡的祝愿,漂洋过海。李仰东表示,他们每年大约可以生产3万多盏宫灯,70%以上都是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流光溢彩的新会鱼灯。
同样为春节增添喜庆的,还有新会鱼灯。新会鱼灯形似鲤鱼,又称鲤鱼灯,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是新会传统手工艺。鱼灯由纱纸、竹、红纸、彩纸、红线、牛皮胶、金粉、铁丝等材料制作而成,形如肥壮的鲤鱼,配以金色的鳞片,很有美感和喜庆的色彩。“鱼”与“余”谐音,鱼灯便寓意年年有余。因此当地居民在春节挂鱼灯,祈求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富贵吉祥。
▲节日期间家庭聚会品尝各式米点。
著名画家、新会女婿黄永玉在20世纪40年代曾来新会见过鱼灯,后来他回忆:“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那时街的两边都是茂盛的树,就像一条绿胡同,树上串着铁丝,铁丝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鱼灯。透明的灯放出红色的光,足有两三里路长,使人们犹如置身水裹,多么美好的情景啊,这在全国其它地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近年来,新会区政府寻找制作鱼灯的民间老艺人,每年春节都会制作数百盏鱼灯在人民会堂门口展示,使黄永玉记忆中最漂亮的鱼灯重现光彩。
大米制“糍”,米香氤氲年味
▲春节前夕主妇们一起制作“黄洞米点”。
春节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春节期间,一年劳作收获的各类农副产品,总会被制作成可口的食物,成为团年饭的主角。在江门鹤山雅瑶镇黄洞村,这样的传统便形成了当地非遗“黄洞米点”。
“黄洞米点”源于历史上的珠玑巷南迁。相传当年南迁先祖制作米团糕在路上充饥。途中用水泡着这种糕点,靠岸后用水煮热就可以吃,相当方便。后来,这一饮食习惯被承袭下来。其中在南洞村定居的先民,将这种习俗发展为“黄洞米点”。
“黄洞米点”种类繁多,其中的团糍、糍必皆为当地人过年餐桌上必备的吉庆食物。
▲团糍米香浓郁。
鹤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黄洞村的团糍、糍必都是用本地大米磨成米浆,放入热锅反复搅拌成米糊米团,然后捏搓而成。其中团糍要经过反复捶打、拉伸、揉压、摔按,直到米团“有筋道”才算完成。为了让团糍更具吉祥寓意,当地人会将其捏成元宝、仙桃等形状。之后将团糍放入锅中蒸熟,出锅后可趁热蘸着酱油食用,米香特别浓,筋道十足。剩下的则会及时摊摆开来,在风中吹干,隔夜之后放在水里保存,定时换水。若要食用时,会切成片状,加上蒜苗做佐料引味,再添上几片腊肉,放入锅中爆炒,吃起来风味十足。
而糍必则是用蒸好的米团捏成小块状,搓成两头尖中间稍粗、长约十厘米的条状。黄洞人一般会配上腊肉片、白菜丝、芹菜大火翻炒,使糍必充分吸收肉与菜的味道,变得十分可口甘香,吃起来既弹牙,又有一些嚼劲。一些未能及时食用的糍必则会晒干存放,再次食用时则用水泡开烹煮,其味更多了几分甘甜。
据悉,每年临近除夕,各家各户就开始制作团糍、糍必。尤其农历年三十的午餐,除有丧事的人家不制作食用外,黄洞村家家户户都会煮团糍、炒糍必。当地的年味,便是那浓浓的米香。
“鲤鱼”拜年,“年年有余”好意头
▲儿童学习制作“生恭鲤鱼”。 陆月如供图
每年春节,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穿上新衣、新鞋,走街串巷观看醒狮金龙闹新春;随父母登门拜访亲朋好友,说上几句吉利话,“逗利是”收获满满。
而在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不少人的童年记忆中,还有随手拿着的“生恭鲤鱼”。生恭鲤鱼第三代传承人陆月如介绍,“生恭鲤鱼”是外海人用竹片和红纸按照鲤鱼的形态扎制而成的一种手工艺品,象征着丰收和吉祥,也寓意年年有余。
▲“生恭鲤鱼”寓意年年有余。陆月如供图
在20世纪70至90年代初,外海人在春节前就会到集市买一条“生恭鲤鱼”回家给孩子,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孩子们身穿新衣,欢天喜地舞动着手中那条惟妙惟肖的“鲤鱼”走家串户,向主人说祝福的话,顺着院子、里外堂屋跑一圈,主人家就给孩子们红包以示答谢。从大年初一直到初六的早上,孩子们都会举着那条“生恭鲤鱼”一家一家地跑。当时这样一个民间习俗,让过年变得更加热闹。
作为民间传统的手艺,2021年,“生恭鲤鱼”成功入选广东省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随后,江海区将外海“生恭鲤鱼”非遗项目引进校园,开展“生恭鲤鱼”融创课程。美术老师拜师学艺、向传承人学习“生恭鲤鱼”制作技艺。之后又将手艺向学生讲授,并运用文字、影像等数据向学生讲述“生恭鲤鱼”的故事。学生们学做“生恭鲤鱼”,感受外海人“过大年,舞鲤鱼”的传统习俗及喜悦,由此播下热爱“生恭鲤鱼”、传承“生恭鲤鱼”制作工艺的“种子”。
文/陈卓栋 谭耀广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