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国际科技园
策划/李时平李天军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1月5日,2022琴珠澳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峰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芯”颁奖仪式举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入驻企业、鲲云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批量数据流AI芯片CAISA,荣获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该芯片是基于该公司核心团队在数据流架构30余年的研发积累上开发的。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活动已经成功连续举办17届,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品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和“大检阅”,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行业榜单。
这是科创资源集聚河套、在河套合作区结出硕果的一个缩影。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河套合作区在制度探索、科创发展方面,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
河套合作区香港创业青年为来访者介绍项目
科创资源集聚获得重大突破
在去年11月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上,河套合作区16家国家级科研平台、行业领军企业、深港独角兽首次集体亮相福田展馆,涵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展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沿发展。
“每年参加高交会都能看到很多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企业在飞速地发展,在河套(合作区),我们既可以对接内地的大市场,也可以对接海外和香港的高科技人才,其实是非常有利于像我们这样的科技驱动型企业的发展。未来,我们还是继续深耕河套,发挥好深港两地的优势,利用好香港的人才和深圳的市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芯片在更多数字化、产业化升级的场景中实际的应用,推动整个技术的发展和落地。”鲲云科技创始人兼CEO牛昕宇表示。
福田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开发时间较早、建成度高,产业空间有限。为支持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河套合作区通过“租、购、改、建”四策并用,“分批次、滚动式”整备供给一批优质科研、产业空间,累计整备60万平方米高品质空间,为高端科创资源的“集聚发展”创造了良好局面。
得益于园区空间不断释放,目前河套合作区内共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50个,引入海内外院士专家达11名。此外,合作区还初步形成了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集群、国家重大科研平台集群、香港高校科研集群、突破“卡脖子”项目集群、深港独角兽集群、港澳青年创业平台等六大科创集群。
河套合作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
制度创新加速各种要素流动
如何最大程度激起创新活力、让科创资源迅速集聚?河套合作区以政策与制度创新“开局”。
自2017年深港两地政府决定双方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来,合作区深圳园区不断构建全方位的创新政策与保障支持体系。2020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出台,从指导思想、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创新先导区、构建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强化科研和产业空间保障、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支持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开发建设。
去年11月15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深圳数据交易所完成登记备案交易415笔,交易金额超11亿元。在河套合作区,悄无声息在线上进行的国内首笔跨境交易,助力河套饮下跨境数据交易“头啖汤”。这是诞生于河套合作区的又一新突破。数据成为重要的、可以交易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伴随着深港两地合作日趋紧密,在推动深港两地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境流通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制度规则突破。在河套合作区,通过新的制度创新设计,各种要素加速流动。
深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去年11月29日,福田区人民政府香港城市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活动暨福田研究院项目成果宣介会分别在深圳市福田区委智慧福田大厅、香港城市大学举办,标志着河套合作区深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诞生至今,河套合作区不断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持续推进深港科创合作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多个“政策包”陆续出台。其中,深港“联合政策包”中,河套合作区从深港协同支持科研项目、深港联合支持科研人才、深港联合完善配套支持措施、持创新要素在深港两地便利流动等4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举措,让科创项目和人才可以同时享受深港两地的政策支持,实现“1+1>2”的效果。吸引港澳青年来河套发展,河套合作区为来该区的港澳青年毕业生一次性提供2万到5万元的生活资助,在创新创业方面,创新性提出对获得港澳高校创业资助的团队或项目,给予最高1:1的配套支持,力争将河套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政策包”发布实施的效果明显。目前,深港双方“一区两园”合作安排正式签订,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投入使用,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2万平方米空间迅速落实,联手招才引智、深港协同评审、协同孵化快速推进。深港联合5G路演成功举办。深圳园区的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日趋活跃,现有6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共2.6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合作区成为深港科技合作的沃土。
深港协同创新中心
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加速形成
锚定建设科创高地,越来越多的人才集聚河套合作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块区域还拥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可谓宜业又宜游。
“生活在这里,工作之余还能漫游红树林、临海观鸟,太惬意了!”在河套合作区从事投资行业的85后创业者陈平感叹道。据了解,河套合作区两侧的深圳河入海口,两岸分别是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和深圳红树林两大生态保护区基地,总面积约750公顷,是每年近9万只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站”和“补给站”,记录超过380种鸟类,其中国际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占全球总量30%以上。深港携手开展深圳河治理,2020年1至5月,河口水质达地表水IV类标准,为198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依托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米埔生态湿地,打造深圳河滨水生态廊道,构建“深圳湾-深圳河-福田河-中心公园”大型绿色休闲带。一河两岸空间呼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配套服务方面,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建成“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是深圳目前唯一能够一站式办理海关和地方政府服务事项的大厅,为园区企业、香港及国际人才提供“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557项服务。引入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暨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8家港澳知名仲裁机构落户运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保税区一号通道改造完成,配套国际人才房启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园区环境加速形成。
关键词
看河套合作区建设成果
“政策包”
1、科研“政策包”
制定出台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项目经理制、政企联动制、同行评议制等科研管理五大创新机制,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征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界重大基础科学及工程技术问题,首批面向全球科技界发布6个项目榜单。
2、深港“联合政策包”
从深港协同支持科研项目、深港联合支持科研人才、深港联合完善配套支持措施、持创新要素在深港两地便利流动等4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举措,让科创项目和人才可以同时享受深港两地的政策支持,实现“1+1>2”的效果。
3、产业“政策包”
聚焦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等六大领域,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支撑平台、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园区产业创新生态等方向给予支持,通过给予科研资金支持、产业空间支持、科研成果支持等形式,为科创发展提供保障。
4、港澳青年支持计划
在实习就业方面,为来河套合作区的港澳青年毕业生一次性提供2万到5万元的生活资助,在创新创业方面,创新性提出对获得港澳高校创业资助的团队或项目,给予最高1:1的配套支持,力争将河套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首选地。
河套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
“六大科创集群”
1、世界500强研发中心集群
集聚了西门子能源创新中心、华为数字能源研发中心等国际顶尖企业研发中心,周边还布局亚马逊智能硬件中心亚太区总部、英飞凌半导体研发中心。
2、国家重大科研平台集群
集聚了合肥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以及国家药监局药械审评两个分中心、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未来网络试验设施、WAA联盟等。
3、香港高校科研集群
集聚了香港大学病原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智慧医疗机器人、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10个项目,取得我国首台自有知识产权的桌面型电子显微镜等重大科研成果。
4、突破关键技术项目集群
集聚了深港澳芯片联合研究院、澳门大学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基地、国微福芯、九同方等,产生了首个“AI+药物研发”创新药、国内唯一自主研发7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一批成果。
5、深港独角兽集群
集聚了晶泰科技、元戎启行、盈合机器人、未来机器人总部,以及商汤科技、平安科技、奥比中光等独角兽企业的核心业务子公司,“打粮食”能力大幅提升。
6、港澳青年创业平台集群
建设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工场、河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谷、孔雀谷深港科创育成基地等孵化器,吸引创新创业青年近千名,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