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苑莹
图/南海桂城街道文化中心供(除署名外)
当提起南海桂城的“平洲”,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平洲玉器”,毕竟它是中国产值最大的玉器市场和中国最大的缅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在这珠光宝气的背后,平洲还隐藏着另一个名字——“粤剧之乡”。早在1917年,平洲一班有识之士创办了有着近代“粤剧摇篮”之称的“乐群英童子班”。这片粤剧沃土人杰地灵,不断培育出林超群、林小群、白超鸿等粤剧名伶。时至今日,粤剧依然在这块宝地上顽强生长,有屡获大奖的粤剧班,亦有民间自发的“私伙局”。
桂城粤剧少年们在舞台上绽放光芒
发源:
“平洲粤剧之父”创办“乐群英童子班”
明清时期的南海县佛山镇是粤剧发源地,南海诗人梁徐在《汾江竹枝词》是这么描述人们看戏场景的:“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祝日,万人围住看琼花。”可见粤剧在当时有多受欢迎。
据《南海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之《南海“非遗”篇》的记载,明代成化年间,外来戏班在广州地区常有演出,到了清乾隆年间这些外来的戏班在广州建起“外江梨园会馆”并垄断了市场。本地艺人通过水陆交通转移到郊外、乡村等地方演出,并在当时的南海县佛山镇建立起本地戏班第一个行会组织“琼花会馆”。
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曾说过:“这几十年才有名正言顺的粤剧。”粤剧由于是由外传入,因此最开始使用“官话”演唱,牌子、唱腔全是外来的。直到清乾隆、嘉庆年间,咸水歌、木鱼歌、龙舟歌等粤语口语说唱的融入,“广腔”才日益完成本土化。1931年前后,粤剧经过不断吸收、模仿和创新后,逐渐改成广州话演唱,假嗓转为真嗓,出现平喉演唱,进而出现各种流派。
也正是这些转变,促使“粤剧伶圣”千里驹提议把“大戏”改为“粤戏”。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左右,“大戏”才正式命名为“粤剧”。
而这一切,被称为“粤剧之乡”的平洲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粤剧发烧友在参观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
平洲,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内,在2004年前它曾以“街道”“乡”“区”等行政划分出现。据《南海县志》记载,唐末建圩,因末筑堤围,圩场每为涨潮所淹,但退潮迅速,从未构成水患威胁,故称“平安之洲”,后命名为“平洲”。
平洲自古地理环境优越,与广州芳村(现在的荔湾区)隔河相望。此外,平洲四通八达,一南一北都有河道穿过,内有多个码头,且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都极为便利。
据记载,明清以来,南海圩市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已相当发达。其中,平洲的圩市尤为兴盛,顺德陈村、广州番禺等地的人都会来到平洲赶圩。
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让不少人富裕起来,逐渐带动精神娱乐的消费,几乎同一时期,粤剧在平洲大地上生根发芽,日益壮大。
旧时,平洲八景中就有“社坛樵唱”,指的是在一片田园地里设有拜祭社稷的神坛,樵夫、挑夫都会在此休息。当有人在这吹笛哼曲时,便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久而久之产生了戏曲。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平洲粤剧之父”陈福三(1865-1964),艺名金山和,在佛山、广州、香港都有他家的店铺。当时,不少艺人会到店铺买烟,金山和因此认识了不少艺人,逐渐对戏曲产生了兴趣。而后他便放弃继承家业,投身于艺术事业。
然而,金山和的演艺生涯并不顺利。他不仅经历了痛苦的出海生活,还经历了牢狱之灾。即便如此,晚年回到家乡的他依然放不下粤剧,遂与民间医生林君可、平洲佛堂创办人张清居士一起创办“乐群英童子班”。“乐群英童子班”可谓是开创珠江三角洲农村开办童子班的历史先河,并且在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开班教学实属不易。最终,80多名男童通过考核,而他们当中大部分家庭条件贫苦。
白超鸿、林小群夫妇捐赠的戏服
发展:
名家辈出,梨园世家薪火相传
2017年8月27日,南海桂城平洲一商场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一群来自粤剧班的孩子正在表演。粤剧名伶林锦屏表示:“同学们的演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艺的场景,粤剧是门综合艺术,唱念做打都要懂,希望大家能够刻苦学习,认真钻研。”
时针调回到100年前,平洲江表一祠堂内,同样也是一群孩子在“咿咿呀呀”地唱着。他们是“乐群英童子班”学徒,每日天还没亮便起来练功。他们当中不乏日后成为粤剧界的中流砥柱,如蜚声粤港澳的大佬倌林超群、先后在薛觉先“觉先声”剧团等名剧团出演龙虎武师的叶大富等。
在戏行,子承父业是十分常见的,不少戏班里都有自家艺人子弟的身影,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加入戏班顺理成章。然而,金山和却不是这么想,因为自己的戏剧生涯艰难坎坷,他希望排行第九的小儿子陈永熙接受新式教育,成为高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
当年宣传粤剧演出的海报,被收藏在粤剧粤曲艺术馆中 杨苑莹 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金山和创办的“乐群英童子班”难以维系,最终随着他移居香港而暂停。即便金山和已72岁高龄,到了香港依然热心粤剧事业,参与香港八和会馆事务,人称“八和之宝”。他也因此与粤剧四大天王之一的白驹荣非常亲近。
有一天,白驹荣前往金山和家拜访,发现金山和身边的少年陈永熙仪表堂堂,认为是学戏的好苗子。结果金山和却说:“我已经受了这么多苦,不希望他再受苦。如果他要学戏,我就用药让他变成哑巴。”
白驹荣坚持认为陈永熙是戏曲人才,于是反复劝说金山和,更重要的是陈永熙对粤剧确实有天分、感兴趣,最终金山和默许了儿子的艺术之路。后来,陈永熙改艺名为“白超鸿”,成为大家熟知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广东粤剧院演员。白超鸿后来在采访中说道,艺名取自师傅白驹荣的白、偶像罗品超的超以及陆飞鸿的鸿,在唱腔、口白以及扮相上也努力向这三位前辈学习,逐渐融合出自己的艺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初,广州粤剧市场逐渐复苏,不少粤剧艺人从香港回到广州。白超鸿也回到广州,加入了“永光明”剧团,有幸认识了后来的岳父林超群。奇妙的是,林超群正出自他父亲办的“乐群英童子班”。
粤剧团专业的表演给市民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林超群认为白超鸿是可造之才,便邀请他来主持自己的“太阳升”剧团。也正是这样,白超鸿认识了林超群的女儿林小群。而这也成就了一对70多年的艺术搭档与人生伴侣,粤剧界人人称赞的“连理树”。
在《粤剧大辞典》中,介绍林小群的词条是这样的:“林小群扮相靓丽,做工细致,举止大方,特别擅长运用眼神与身段,她的音质纤细柔美,唱腔委婉酣畅。自成一格,擅演闺门旦和小旦。”
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梨园世家传奇不少,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梅家三旦”梅巧玲、梅兰芳和梅葆玖。而在平洲同样也诞生了罕见的粤剧世家“林门四旦”林超群、林小群、林慧和林锦屏。三位女儿继承父业,青出于蓝,更是把粤剧带到了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而来自平洲的粤剧名伶、粤剧人才远不止此。记者从桂城粤剧乐曲艺术馆的展览了解到,曾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的靓少佳、曾任广州市文联副主席的陈卓莹、著名丑生叶兆柏以及著名粤剧电影演员梁醒波、麦穗秀、梁剑雄等都是平洲籍人。南海桂城街道文化中心张嘉丽介绍:“桂城平洲的粤剧人,特别多出自梨园世家,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家人从事粤剧相关的职业,这种薪火相传的氛围格外浓厚。”
小少佳、叶兆柏、林锦屏、崔颂明、陈仲琰、麦穗绣(从左到右)等粤剧名伶助力家乡粤剧传承
传承:
粤剧进校园,百年大戏传天下
2009年,通过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传承、推广创新粤剧的重要性。
“我觉得粤剧是有前途的,年轻人只要真的认识到,要将民族的、我们自己的东西学习下来,那么粤剧完全就可以有接班人。”在纪录片《百年粤韵》中,叶兆柏对粤剧的传承充满了希望。显然,他的同乡同行也是这么认为的。
“2014年后,林锦屏、林小群、白超鸿和叶兆柏等名伶相继回到桂城平洲。他们对于桂城在粤剧传承、教育上可谓是十分支持,不仅捐赠了当时的曲谱、乐器,还有许多珍贵的个人物品。比如金山笼、幕箱这种现今几乎找不到的宝物。”张嘉丽说。
进入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大门后不远,便可看见显眼的金山笼,还有略带氧化的大刀与大枪,以及玻璃柜里有穿着痕迹的戏服。据了解,这些藏品最早追溯至清朝,至少有114年的历史。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于2018年开馆,馆内数以百计的文物与资料均由海内外有志振兴粤剧艺术的人士捐赠,可以感受到桂城人对家乡粤剧的关注与帮助。
“这些粤剧大佬倌都十分热心,时不时会到学校的粤剧班亲自指导培训。”张嘉丽介绍,目前桂城有多家小学设有粤剧相关教学。2015年三山港小学成立粤曲粤剧传习所;2016年以桂城中心小学、桂园小学为试点,推动“粤剧进校园”。不久前,桂城中心小学的《报恩蚌》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的“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而“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是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
近年来,桂城街道一直积极推动粤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把“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厚植“粤剧之乡”文化基因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不断探索推动粤剧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和新途径,通过建设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拍摄粤剧纪录片、开设粤剧传习所和培训基地、编写粤剧资料图书、举办粤剧艺术节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挖掘和培养新一代粤剧文化传承人,扩大桂城粤剧影响力。粤剧星星之火,静待燎原。
(本文重要参考资料:《桂城(平洲)粤剧、粤曲名家》及《城迹——百年大戏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