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羹,考亭蔊、东坡豆腐、元修菜、待鹤鸣、瑶柱萝卜糕、蚬肉生菜包、柠檬叶蛇羹、礼云子蟛蜞、头茬雾水荔枝……宅家日子,读《燕食记》,却如清风扑面。
回望美食历程,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那味道那气息却就在舌尖游动铺张,氤氲不去。
虽黄梁一梦,虽若有若无,却是沉入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好似一个饱经沧桑四面碰壁的人,由此放下世故以及种种成见,悄然回归那舌尖上的一点点滋味中去,冰释前嫌,忘却苦涩。
不由地想起张海鸥教授那句不断重复一如副歌的诗:没有美酒红颜,何必江山?
美食美酒竟然如此魔力,敢于并肩美人挑战江山了。
《燕食记》魅力独特,恰从此道逸出:锦绣文字中的美食并非摆设,构成人物刻划、情节推进、场面铺张、感怀抒情、记忆成就、时代写照的关键所在。
葛亮确实属于写民国的高手。《北鸢》、《朱雀》、《瓦猫》,大江南的背景,可谓出手不凡,起点不低。
他成长于“文学之都”南京,深得江南文化之精髓。转而香港求学求职,生活又开另一眼界;而粤港向来通达,粤语粤剧粤菜,一脉相承。
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倡导文化同根同源,葛亮由香港奇兵入湾,恰恰是先声夺人,非同凡响。
《燕食记》紧紧盯住粤菜,先写一茶楼,转而写1922年广州“尼姑厅”,妙尼产男仔阿响,慧生抚养携阿响入太史第——几番波折,枢纽却不离美食。
妙尼手下有美食,让人意外;俗男俗女,渐渐又有了《红楼梦》之氛围与气场;慧生携少年进了太史第,红楼氛围越发浓郁,美食亦渐入佳境。
红楼氛围营造与古典诗词意境,是四十出头向中年过渡的作家——葛亮的看家本领。
他能体会并渲染“民国风”之美,又能出人意表地传达一种时间的苍凉清远。往日深宅大院,往日天真生动,让人神往。
传统的浸染,好似清水莲花一般的高雅,使葛亮过滤去“粗鄙化”而愈加出类拔萃,一如他清秀俊朗的江南形象。
清末民初的时间节点,正是广州中西交融古今同在的“高光时刻”。葛亮巧妙的介入这段历史,小切口进入,大背景渐次铺开。
“一条好舌头,能辨出食材优劣”,花样翻新的粤菜名品佳点中竟有羊城岭南遗风余韵,且让人透过美食——看到人世沧桑与时代消息。
好似一扇门,被作家葛亮骤然推开。那门里门外,竟然立着那么多鲜活的民国人物,跃然纸上,令人心动。
葛亮其生亦晚,70后作家。却用一支妙笔,搅动风云,让粤港两地文学界注目。茅盾文学奖提名,香港唯一获鲁迅文学奖作家。
前一阵我评他获奖中篇小说《飞发》,就深感其文化眼光宽敞而深邃:善于将上海、广州、香港三地文化交叉互动,一个不起眼的理发业,也写得风生水起,令人眼花缭乱,却又有所领悟。
上海——十里洋场、广州——千年古城、香港——现代崛起、三地互为羽翼,此起彼伏,暗流涌动。
端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汇碰撞,蔚为壮观。
《燕食记》大致路子:上世纪20年代广府启动,30年代太史第搭台,大时代隐在身后:“磨我剑,砺我枪,少年生当为国殇;流我血,卫我疆,征夫血战泪凝霜”。
与中篇小说《飞发》不同,《燕食记》的舞台稳稳地落在羊城广州。主人公太史就是地地道道的广府人:康南海的弟子,参加过公书上书,支持过孙中山革命。
而太史第走出来的年轻人,个个新锐,携带时代新风:颂瑛、锡允、宛舒……
毕竟美食不止舌尖上的味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盅两件虽小,却有人生世故时局纵横其间,叹美食亦叹世界呵。
时日如烟,风雅自在。“吃在广州”终于有了一部美丽而温馨的注解。
2022-11 广州琶洲西区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