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音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图/广州海珠发布
当前,广州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嘅疫情,而海珠区係广州本轮疫情防控嘅关键区域。有网友话,经过今次疫情,对海珠区嘅地理面貌有咗新嘅了解。海珠呢座“岛”究竟係点样形成?“海珠”两个字又究竟係点来嘅呢?今期《粤讲粤有古》我哋一起来了解下。
当前,广州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而海珠区是广州本轮疫情防控的关键区域。有网友说,通过这次疫情,对海珠区的地理面貌有了新的了解。海珠这座“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海珠”这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呢?本期《粤讲粤有古》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海珠,总面积90.4平方公里。在距今12000年以前,如今的海珠区及周围地带曾高出海平面约百米,和现在的珠江前航道北岸是一片相连的陆地,而并非像现在是江水四环的岛屿。
所以,在当时,海珠并非一座“岛”。
至今约7500至8000年前后,海珠周围的低地被海潮淹没,形成四周被海水包围的若干小岛屿。今天的同福路、前进路、昌岗路、新港路、江南大道、工业大道等地在当时地势略高,呈波状起伏的台地;七星岗、石榴岗等地是小丘,其他地段则是茫茫大海。
以七星岗为例,时至今日,它仍遗存海蚀平台、海蚀崖和海蚀洞穴,被大家称为“古海岸遗址”。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位于海珠区石榴岗。在大片裸露的红色岩系砾岩前面,连着一片宽敞的海蚀平台,石崖下部有一连串半米深的浪蚀洞,这是五六千年前海浪拍击冲蚀而成的遗址。岗前的大片农田绿野原是汪洋一片,是目前世界上少数深入内陆的古海岸遗址之一。1937年5月14日,由我国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发现,是广州地区历经沧桑的证据之一。1982年,此处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广州旅游景点之一。
如今的海珠岛,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以原来的几个基岩小岛丘为依托,以潮汐的自然作用为动力,由海水不断挟带运来的大量砂粒、淤泥、黏土等物质,经年累月地沉积,淤成潮滩,进而一步步推开、淤高,堆积成平原。随着陆地不断扩大,河涌分叉增多,逐渐开始有先民在此建房修路,形成聚落。
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开始在北边沿岸开发较早的地段,其中蒙圣、海幢、洪德三区,划归广州市管辖。1950年,三区合并为河南区,设置河南区人民政府。1960年上半年,广州市酝酿实行城市公社化,工作先从各街道着手,继而区一级亦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全市中心的老城区,统一按地理方位,以东、西、南、北命名。但东公社、西公社,大家觉得称呼起来不顺畅。随后各区商议都改成两个字的名称。其中,东山、荔湾、越秀确定得较早,但南区的名字悬而未决。
提到海珠的名字,不得不提海珠石。
海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合称“广珠三石”,又称“羊城三石”。在古代广州珠江河段中,海珠石居中,海印石在东,如今的海印桥、海印公园均因在海印石而得名。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李调元的《粤东笔记》等,对“珠江三石”均有记载。1960年8月,河南区改名为海珠区,取其“海上明珠”之意。海珠路和海珠桥,也均跟随“海珠石”而命名。
近代以来,海珠经历了极不平凡的历程,现存于海珠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等见证了海珠的风云岁月。20世纪70至80年代,大家熟悉的万宝牌冰箱、五羊牌自行车等产品,都来自海珠区的工业大道。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4年,海珠区南华西街的工业利润已经居广州市街道工业之首。1996年,该街集体企业南华西上市后,成为“中国街道第一股”。进入21世纪,随着广州“东进”和“南拓”的发展方向落实,海珠区的琶洲地区获得新发展机遇。
期待风雨过后的海珠,再出发。
【部分资料参考《广州海珠史话》,罗国雄著,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