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说广东】端州知州包拯
  • 来源:方志广东 羊城晚报
  • 发表时间:2022-11-09 17:11

题端州郡斋包拯

(【宋】端州知州)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修干终成栋,精刚不作钩。

仓充燕雀喜,草尽兔狐愁。往牒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宋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任端州(今肇庆市端州区、高要区)知军州事。《题端州郡斋》是其在端州创作,且唯一存世的诗作,饱含了其清心直道的治政为人理念。包拯在端州任职3年,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在州署内增建清心堂、节堂、宅生堂、枕书堂、洗砚池、菊圃等。在城中建立广济仓[明朝宣德十年(1435年)改名丰济仓],以备饥荒。建崧台驿于城西以利交通和传递公文书信。建星岩书院于宝月台,为肇庆创立书院之始。另于城西建文昌宫、城东建宝光寺。为解决端州城内瘟疫,打下七口井。端州盛产优质端砚。传说包公离任临行时,不带走一方端砚,百姓悄悄托随从送他的端砚也被他怒掷江中。图为因包公“掷砚成洲”传说扬名的肇庆鼎湖砚洲岛。

诗选自《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六一艺文三

诗/刘凤霞整理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