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1428-1500),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其著述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
中国古代入祀山东孔庙,乃传统文化最高荣誉,也是一个地区教育文化兴盛的象征。岭南地区,唯有白沙先生获此殊荣,有“岭南第一大儒”之誉。
入江门蓬江区陈白沙纪念馆,迎面白沙铜像——拈须沉思、安静佇立;像前有湛若水手书一匾:千秋仰止。
怀敬仰心观白沙祠、贞节牌坊、碧玉楼,不禁浮想翩跹,大师当年日常生活如在眼前……
大儒白沙,身前身后名声遐迩,但作为凡人却有三事令我感动并亲切——
几次入京会试未中,返家闭门读书,“遂筑一台,名日阳春,日静坐其中,足不出阈外者数年。”读尽天下书,终于悟道,创立白沙学派。
白沙先生深爱古琴,为岭南琴派开山始祖。他不但整理过宋代流传下来的古冈琴谱一书,而且生前藏有的沧海龙吟和寒涛二琴,传世至今,存于广州博物馆。
自创茅龙笔——用山野茅草制成。此笔笔锋硬朗遒劲,笔风野辣生猛,枯笔飞白自然天成。白沙先生书法,因此笔而独树一帜,极具风骨,自成一派。
白沙先生追溯孔孟之源,吸收宋代先儒的理学之精华而独辟蹊径,开创了明代心学的先河。学问既博大精深,又平实普照人生。
如何用几句话阐明先生学问,是我下一步研习的目标。
白沙先生学贯天下,但科举不顺。1469年,白沙先生最后一次科举落第后,自北南归专心于教育事业。
他提出“明礼澄心、博学笃实、体健艺美”的教学理念,不仅让学生读书,还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登山泛舟,游学山水之间。并按孔子六艺习传统射礼。
白沙先生。弟子众多。其中增城湛若水最有影响,为弘扬白沙心学,不遗余力,成为白沙先生的衣钵传人。
1482年,白沙先生55岁,名扬全国。他被两广政要力荐上京,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白沙现身广州时,万人空巷,争相瞻仰。
他既是学术大师,又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明星。
岭南文化在明代的复兴,白沙先生为标志性人物。作为“岭南第一大儒”,白沙先生拥有独特感召力,在教育、艺术、哲学三方面留下了宝贵遗产,其白沙学的价值——值得承传与弘扬。
结束参观,准备离去。意外邂逅纪念馆老馆长——81岁的梁炳尧先生,一见如故。请教并试笔大书“风华”二字,有如神助,极为顺手,加盖梁老闲章。
当即决定回去网购茅龙笔,再试笔锋。
也算既向白沙先生致敬,又接了地气,续了文脉,心中喜悅,难以尽言。
一支茅龙笔,可以细心体会大师的自创力量与精神风骨。
日月轮转,大师已逝。但生活的小楼,茅龙笔的书法,出版的文集,以及林林总总的轶事传说,却在我心中构建了岭南大儒的形象:敬而不远之,学而时习之。
岭南清风扑面,事迹绵延久远。
2022-10 广东江门蓬江区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