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作品它的特點,主要與白玉蟾的身份有關係。
第一個他是南宗的知名道士,第二個他是宋代的,因為比較早,第三因為他是海南人,跟我們嶺南有關係。所以這件作品在這個展覽當中特別有意義。就它的書法水準來說,也體現出白玉蟾作為一個書法名家,特別是草書名家的獨特造詣,取法魏晉的“二王”書風,而且這個草書寫得非常流暢,它與畫符是有關係的,因為在王羲之的作品當中,它的筆不會連得這麼多,它是縱向的,有很多斷的,而且章草會橫的,那麼在這裡(白玉蟾的作品)它主要是縱的多,而且上下相連的很多,有點像“一筆書”。所以這個東西我覺得很可能追溯到道教的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