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千字文》赏析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2-09-21 14:48

元钱逵四体千字文册是元代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纸本,纵21.5厘米,横13厘米。钱逵,生卒年不详,字伯行,元末明初人,原籍湖南平江,居江苏吴县,著名书家钱良佑子。元末曾任湘南行省员外郎等职,明初曾选赴京师,同太常议礼,礼成发凤阳居住,复以事遣诣京卒。博通经史,才气飘逸,尤其擅长诗词、书法,篆隶行楷俱精。

此册乃是钱逵传世孤本,所书内容为篆、隶、楷、草四体千字文,每种字体一行,皆笔法遒劲,篆隶不失规矩,真草各具其妙,恰如晚清李葆恂在题跋中所言“篆隶具体而已,真草微伤婉弱,而结构闲雅,风神萧散,殊有永师、秘监之风。”

《千字文》成书于公元6世纪初,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奉梁武帝之命编写。全文每四字一句,互不重复,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农业、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以及封建纲常礼教等各个方面。《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既是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也是历代书家常写的题材。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