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手执一盏玲珑剔透的灯笼与家人一起逛街。
■英姐的儿子阿康拿出一只未完工的杨桃“玻璃纸”灯笼演示制作过程。
■前来选购的小朋友对灯笼目不转睛,爱不释手。
■层层亮着光的鱼灯包围了小店,灿烂的彩色成为各路帅哥美女的打卡背景。
■很多人选择来店前拍照打卡。
■客人很多,店主英姐忙着核对收账。
月是故乡明,情是中秋浓。自古以来,人们便有在中秋饮酒赏月的习惯,而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能手执一盏玲珑剔透的灯笼走街串巷,便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在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的小巷里,就有一家已经经营了28年的手工灯笼店——天就行。每逢中秋来临之际,老板娘“英姐”就会把提前做好的灯笼拿出来挂到店铺门口。一串串流光溢彩的手工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好似一片流动的星火瀑布,让人叹为观止,驻足留恋。
乘着互联网的便车,天就行在近几年里摇身一变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网红打卡点,当记者来到店铺时,门前已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在忙里偷闲的间隙中,英姐告诉记者,在资源匮乏的六七十年代,没有什么玩具可以玩。恰好自己的父亲是开单车行的,比较擅长手工活,起初只是给子女们做,由于做得精巧细致、灵动可爱,受到街坊们的喜爱,便越做越多,自己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偷师”的。说完英姐取下一只纯白的“马拉纸”玉兔灯笼向记者展示:“看!我们起初学扎灯笼都是从马拉纸开始的,因为这种材质最便宜了,做起来也简单,只要把它撕成须状就可以了。不像玻璃纸,就算做坏了也不心疼。”
英姐的儿子阿康拿出一只未完工的杨桃“玻璃纸”灯笼向我们演示制作过程并详细地讲解:“玻璃纸灯笼其实是制作难度最大的,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张弛有度,如果力度不够,纸会变皱,灯笼就不好看了。但是太大力又会把纸撑破,所以是很考验技术的。”
开店近30年,英姐坦言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开始做的时候,一年到头来也只能卖出去一两百只灯笼,是很艰难的。能坚持到今天,我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当被问起手工灯笼为何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如此受欢迎时,英姐深有体会。她向我们透露,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会带自己的孩子前来参观、学习这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并相互分享心得。比如莲花象征着“花开富贵”,鲤鱼即是“鱼跃龙门”,以及杨桃代表着“扬眉吐气”……传统的款式往往有着美好的祝福寓意。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需求,英姐特意制作了一批与时俱进的款式,例如哥斯拉小恐龙、小飞象、凯蒂猫等等。记者观察到,前来选购的小朋友往往是对灯笼目不转睛,爱不释手。
月上梢头,英姐店里的客人还是络绎不绝、源源不断,看着川流不息的光孝路,我们可以说,这座城市,因为多了一份坚持,而多了一份浪漫。
■策划: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拍摄:新快报记者 邓迪 郭思杰 黄彦桃 林里
■文字:新快报记者 黄彦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