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公仔是一门艺术
500多年前的一位书生,一手握书,“立德、立功、立言”,他的学说成为明代中叶的显学。穿过迷离的历史烟云之后,今天,他的《传习录》再次进入了当代政治生活的语境。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也塑了一件王阳明。“他”身着长袍,手中紧握书卷,眼睛眺望远方,行走在大地之上。
“他”是一尊石湾陶塑雕像,即是一种可触摸的存在,又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上个月初黄志伟大师在艺术展上拜谒这位先贤,感受他的思想及其时代魅力。
《知行合一》王阳明
黄志伟大师创作历程
创作历史人物是黄志伟大师的长项之一。每天一回到工作室,黄大师立即着手搜集王阳明的历史素材。一夜回到500年前,黄大师“钻”进书堆,一“钻”就是好几个星期。
当我看到黄大师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手绘效果图时,你们应该也会被“王阳明”的造型和神韵打动了:“王阳明即将呈现在大家眼前!”
△黄志伟设计作品手稿
一个星期后,黄大师用陶土塑成一个不到20厘米高的“小稿”。他选取了王阳明50岁前后的模样作为“定稿”,届时便能感受到其哲学在历经龙场悟道、剿匪平乱后,渐成体系。
△黄志伟大师连夜创作作品《知行合一》
王阳明很瘦,颧骨很高。当时他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因刚直不阿、得罪官场而饱受诽谤。不久后他辞官回乡讲学,在家乡一带创建书院,‘心学’不胫而走,‘致良知’因而远扬。”
从某种角度来说,雕塑即是解构后重构的过程。每一寸雕像肌理,都为了努力向今人阐述500多年前的王阳明。
看到黄大师这件《知行合一》王阳明雕塑,不经让人想起王阳明那个最打动自己的人生结尾:57岁的王阳明病重于异乡,门人问其遗言,王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换句通俗的话说,“一个人死了,坦荡磊落,是不用说那么多的。”
黄大师透露:自己本来打算为半生戎马的王阳明铸把利剑,思虑再三,只留下王阳明左手握的一卷书。“不需要雕琢太多,留些空白也是好的。”
是的,在雕塑家眼中,“空有”的剑早已实实在在地伴着王阳明的功业,让世人去评说,学习。
领悟王阳明
那是一种光明刚劲之美
这件陶塑作品是柔与美的融合,而在雕塑王阳明过程中,又存一番独特的况味。那是一种良知之美、光明之美、刚劲之美,亦是“知行合一”之美。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昂扬清正的精神,也是一种积极的入世之美。有学者评价,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这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王阳明无疑是其中闪亮的一颗。
在与“王阳明”“交手”时,黄大师试图理解这位命途多舛的大儒:蹲过监狱、挨过廷杖,遭过贬谪、躲过暗算,受过冷落,却始终磨灭不了他为大明王朝建功立业的雄心,更无损其“做圣人”的初心。
明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在最后一次“出山”平乱前,找来嫡传弟子归纳了自己学说,即被后人称为“王学”核心的“四句教”—第一句即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无善无恶,是为至善。”在王阳明心中,公平正义,即是至善。这实际上特别强调了中正公义即是最高善。“我们不论与人、与物相交往,如能把自己‘心之体’的本然良知实现出来,处事大中至正,公义廉明,不掺杂任何私意私心而还原事物原有的本来面貌,便是‘致良知’。”这些,都是黄志伟大师希望借由这件作品传递的跨时代讯息。
学习王阳明
研究是为了学习
过去8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王阳明和他的“心学”,不管是与大学生交流,还是在基层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或是在国外报刊发表署名文章。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讨论时谈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
确实,从儒学的历史发展坐标系看,王阳明的出现,展现了一种与前人面貌截然不同的入世美学: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发生最剧烈变化的“周秦之际”,儒家学派创立者孔子提出“仁”,主张“礼”,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重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然而,随着希望不断破灭,满腔悲愤的孔子怀着“吾道穷矣”“哲人其萎”的愤懑,赍志以终;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批评精神,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创见,可惜其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未能得到实践……
到了宋朝,集孟子、陆九渊、陈白沙等思想之大成的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倡导将目光从外部物理世界转向人的内心,认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难得的是,王阳明未如其前辈—开“心学”先河的岭南书生陈白沙那样,舍弃朱子读书穷理之途,专求于从静坐中体验心的本体。王阳明在其57年短暂的生命中,一手握利剑、治匪平乱,一手捧长卷、设书院,守着光明的内心,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他始终是乐观的、进取的、有为的。
△可点击观看
——·陶艺作品均出自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
——图文编辑小树
——部分文字摘自网络文章